那個自稱劍聖的少年,沒有人知道他是怎麼出現的,但僅僅是憑藉一柄利劍,卻絞殺了六位領主級別的妖獸,為他樹立了足夠的威望。而那一天,他帶著一柄劍,七進七出,和妖族幾個決策者——妖族君王談判著。
他的協議,很簡單,只是希望妖族能夠和人類平分這廣闊的土地,用邊界來約束自己侵略的野心。而同時,人類為妖族提供足夠的口糧和畜牧,以此來換回十年的安寧。
看上去,這是一種妥協,但實際上,又何嘗不是一種謀劃呢?人類世界雖然也是崛起了不少強者,但畢竟是少數,總體實力還是不如妖族的,一旦硬碰硬,只怕也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根本不少人類消耗的起的。
人類式微,但有他在,他就有把握訓練出一隻強悍的軍隊出來。但,這其中確實需要時間的,所以他願意用這樣的妥協來換回最後的安寧。
但,妖族貪婪,卻並沒有答應他的要求。妖族決策著說,除了人類口糧和畜牧以外,每年需要人族提供五萬孩童和五萬婦女,另外人類軍備力量需要削弱三分之一,人類男丁需要抽十分之一去妖族領地服苦役。
這樣的要求,東方劍聖確實無論如何都不會答應的,如果是用人類最基本的尊嚴換回的苟活,他寧願拼死一戰。
於是,他一個人,愣是和妖族主力碰撞了起來。
最後的一式,萬劍歸宗,徹底的擊碎了妖族的信心。那漫天的劍雨,竟然斬殺了兩名妖族君王,十幾位妖族領主,無數的妖兵妖將也紛紛折損在這一招之下,不過力量耗盡,東方劍聖也消失了蹤跡。
妖族元氣大傷,漸漸龜縮回去,訊息傳回,人類中的勇士終於打破了妖族的不敗神話。眼看妖族退讓,人類安能同意?大戰再一次挑起。
實際上,東方劍聖自消失蹤跡之後,東方黃種人就顯得勢單力薄了一些。西方教皇和北方神王,確實完全聽不進其他人的意見,一心想要將這些妖族除之後快,絲毫沒有在意人類的損失,再一次將戰亂紛擾到整個洪荒界中。
那場反擊的戰火,同樣被寫進了洪荒的史書當中,史稱天荒日。
因為那場東方劍聖沒有參入其中的反擊之戰,是最為荒誕的戰伐,無論是死傷還是慘烈的程度,都讓所有人驚心。
西方教皇和北方神王,雖然實力高深,但卻太過於好大喜功,絲毫不知道剛柔並濟的處事之道。當然,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人類確實佔據上風,所以兩個決策者也漸漸的驕傲起來,完全忘卻了往日的苦楚。
人類,卻是佔據了上風,原本的七位妖族君王被東方劍聖損失兩個,而僅僅是天荒日一天,再一次折損兩個,領主級的同樣損失慘重,死傷已然過半。不過人類的消耗同樣巨大,一批一批的軍隊完全的被屠殺殆盡,才取得這樣成績的。
天昏地暗,血流成河。
黃沙漫天,白骨遍地。
等東方劍聖返回人類領地的時候,妖族已然節節敗退,但人類的總數已不足原本的十分之一了,而且剩下的大部分人都還是掛著傷痕的。
東方劍聖心底暗恨自己沒有早一點出現,阻止這樣的慘劇,心痛之下,帶著所有的黃種人退守東方。教皇和神王也只是嘲笑了一番,並未阻止黃種人的離去,實際上,勝利在即,他們自然不會把自己的功勞白白分給東方人了。
畢竟,只要留下來,就是人類的救世主,這樣的功績,多一個人分,成就感就會少不少。
就連東方劍聖都覺得,自己的退出,不會給大局太大的影響。畢竟妖族,已經算是大敗了,而且早已自亂陣腳,這會兒只要趁勝追擊,絕對能夠將其擊潰。但他是劍聖,需要給所有死去的東方將士一個交代,無論如果都不願意再去平添傷亡了。
妖族潰敗的局勢,比想象中的快的多。場景,漸漸的逆轉成,人類對妖族的屠殺了。在兩個人類族群的圍剿之下,妖族的地盤慢慢的被佔領,一步步,他們在退讓這,但圍剿之勢,已然合成,又怎麼是退的出去的呢?
最後的退路,是一個叫做天罰之森的叢林。這裡的樹木,極其茂盛,叢林中的靈氣更是充裕,但這裡卻一向被稱作禁地,沒有人,就算是人族和妖族的最強者都沒人敢踏進半步。
而今天,眾妖看著步步緊逼的人類,一咬牙,終於還是邁步進去。
這些都是洪荒大陸的史書上記載的事蹟,魏玖記得大半,剩下的大半確實聽那老人說起的。
而聽完所有的故事,他才漸漸想起了自己當初遺忘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