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斯拉夫讓劉萬程給他看到的影音資料深深震驚了。
他無論如何都不能想象,短短兩年時間,中國的機床製造工業,竟然有如此翻天地覆的變化。
劉萬程給他看的每一臺機床影像,無疑都是世界最先進的,甚至是他想象不到的高科技。
他知道,劉萬程報的價格應該還算公道。可是,他的確買不起。
獨立後的國家,幾乎是到了山窮水盡,面臨崩潰的地步。當然,這一切,都是那個北方大國造的孽。
他不敢給劉萬程要購買的承諾,可心裡又實在捨不得說不要這些機床,他目前最需要的,就是這些機床了!
回來之後,不由又仔細考慮許久。想得到這些先進的機床,只有一個辦法用自己的產品或者技術去交換。
可劉萬程是私企,會對飛機發動機制造技術感興趣嗎?
還有,劉萬程給他看的這些技術,有沒有水分呢?
以後的三天,他沒有給老紀回信。
老紀在機床方面是外行,但從那晚古斯拉夫的表情上,他也可以看出來,這傢伙對劉萬程給他展示的東西十分感興趣。
既然這麼感興趣,他又為什麼突然沒了音訊呢?
他有些摸不著頭腦,去找劉萬程商量。
劉萬程倒滿不在乎。我有過硬的魚餌,幹嘛要擔心魚不咬鉤?
他只是安慰老紀兩句,讓他沉住氣。既然他不著急,咱們也不用著急,我繼續帶著家人在附近遊玩,慢慢和他耗著就是了。
這也是生意人的慣性思維。談到具體生意的時候,就看誰能沉得住氣。往往是先沉不住氣的一方吃虧。
和老紀說兩句,他就把話題岔開了。
劉萬程知道,這個國家現在還是比較安寧的,經濟也在逐漸好轉。可是他更知道,不久的將來,這個國家就會徹底倒向西方,戰亂不斷,徹底破壞了剛剛復甦的經濟。
他一直弄不明白,西方其實對他們有戒心,並不待見他們,只是利用他們,作為對付北方大國的工具。因為他們和北方大國同種同族嘛,這一點他們應該十分清楚才對。
但為什麼他們明明知道和則兩利,分則兩敗俱傷,為什麼偏偏要倒向西方呢?
老紀是這方面的專家,他應該清楚,劉萬程就打算請教一下他。
老紀對劉萬程的這個觀點十分吃驚。因為現在這個國家和北方大國還保持著比較親密的關係。劉萬程又是怎麼看出來,他們將來要徹底倒向西方的呢?
劉萬程就狡辯說“出去玩了這幾天,接觸了不少當地的人,從他們談話的氛圍裡,我有這個感覺,他們早晚會成為西方的附庸。”
老紀對他這個解釋並不滿意,可是,有這種預判能力,連老紀都不得不佩劉萬程的眼光獨到。
老紀說“說實話,現在這個問題在國內專門做這方面研究的那些人那裡,都有很大爭議。你一眼就可以看出來他們要倒向西方,說明你劉老闆果然不是一般人,實在是讓我佩服!”
劉萬程心說我知道後面的事情,只是你不知道,這個你倒用不著佩服我。倒是在和別人打交道上,你這水平還的確不行,腦子太死。在這個上面,你佩服佩服我,倒是沒有什麼害處。
他哈哈一笑說“紀老闆你過獎了,我也就是有這麼一種直覺,又感覺十分奇怪,所以才來請教你。”
老紀說“我也是這麼認為,他們早晚會向西方靠攏。不過,我的確知道原因。三十年代,這個國家的大饑荒,不知道你瞭解不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