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有了中田致勝的投資,資金已經不是限制江山集團發展的桎梏,又有國家層面的暗中支援,已經沒有什麼可以阻擋江山集團迅速膨脹了。
按理說,在這樣一個到處都需要人才的時刻,吳曉波突然退出,是很不合適的。但劉萬程卻知道,在企業家看來,這正是像吳曉波這樣的集團元老應該退出的時候。
以劉萬程的經驗判斷,越是企業大發展的時候,越是要有絕對服從的部下,這樣運作起來,趙一舟才不會吃力,更容易得心應手。
像吳曉波這樣的元老,功績擺在那裡,除了劉萬程,他基本不會再服任何人。對趙一舟的命令,他就會抱有審視的態度,雞蛋裡挑骨頭,抓住對方的錯誤,別說執行命令,就是不去找趙一舟的麻煩,都算是客氣的。
這樣下去,趙一舟管理起來,會很累,要拿出許多的精力,來對付這些不服他的元老,反而影響了他的工作效率。
人不是神仙,誰都會有錯誤。趙一舟下達的指令,也不可能全部正確。一個對他忠誠的部門負責人,可以忠實執行他的命令,不管對錯。
只要命令可以暢通無阻地被執行,即使錯了,以趙一舟的水平,也可以迅速發現並予以糾正。
只有這樣,趙一舟才可以在自己命令被執行的情況下,及時發現自己的錯誤,及時改正,從而做到掌控全域性。
退一步說,趙一舟如果總是在錯誤中糾結,那就變成一般人,不是他趙一舟了。
所以,過去元老們的退出,對趙一舟日後的管理,是隻有好處,沒有壞處的。
在吳曉波遞交辭呈之前,劉萬程先找了趙一舟,把吳曉波的意思告訴他,讓他有個思想準備。
趙一舟誤會了,對劉萬程說“劉總,我到江山集團,不是來奪你的權力的,這個你應該知道。我只是奉命行事,為了咱們國家的未來。”
劉萬程就打斷他說“你別說了,我知道。我把元老退出來,主要是為了你更好地領導江山集團,沒有別的意思。”
他就把自己心裡的想法告訴了趙一舟。
趙一舟仔細想想,劉萬程還是有道理的。這人想問題,比他要細的多。
可是,智慧機床製造公司現在的產量,滿足國家需要都困難,根本不敢推向市場。國內市場都不敢推,就別說國外市場了。在澳洲設代理商,至少也要等到五年以後。
劉萬程就笑了說“那就讓他等到五年以後嘛。他是集團股東,董事局成員,就是不幹副總,也不是和集團沒有關係了。你用到他的時候,他必須得全力以赴才成。”
趙一舟就疑惑地看著劉萬程問“那這五年,他在澳洲就沒什麼事好做了。”
劉萬程說“那就讓他玩兒唄,以他對江山集團的貢獻,他完全有資格玩五年了。”
接著,劉萬程就又表達了要將原先屬於自己提拔的,其他骨幹退出來的意思。當然,還是以便於趙一舟順利展開工作為理由。
這一次,趙一舟沒有同意。
薛雪掌控商貿公司,這個公司其實是屬於市府控股的,只是管理權在江山集團這邊,與江山集團智慧製造主業關係不大,本來就不會對趙一舟的工作有太大的牽扯。
戴曉嵩和管玲玲不是集團股東,也不能完全算是公司元老,沒有吳曉波那樣的功績,工作中規中矩,沒有必要動。
高強和張年發這兩位,可以說是保持江山集團傳統的中流砥柱,他們沒有利己主義思想,留在公司,可以幫著趙一舟發揚傳統,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韓素雲年紀大了,已經自動退居二線,也沒有必要動。其餘肖涵、王浩、蘇媛媛這些人,基本處於中層崗位,也沒有動的必要。
既然趙一舟自己說不需要動,他完全能夠掌控的了,劉萬程也就不說什麼,由著他去操做了。
同時,他知道,自己也不應該總是在集團和下屬公司出現了。這樣,就會有對趙一舟的工作方式不滿的員工或管理人員,找他來傾訴,期冀著他重新掌控大局。
他不能給他們這個期冀,儘管,他還不放心老魏的實驗中心,不放心霍普斯,甚至想看看他期盼了已久的智慧機床的樣子。還想著親自上陣,親自去解決那些不能克服的苦難。
但是,他必須離開了,這是他唯一的,最明智的選擇。
喜歡重回下崗時代請大家收藏:()重回下崗時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