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謠言和謬論,在強大的現實面前,都不攻自破。劉萬程也因為這一驚人的工藝改革的成功,樹立了自己的威信,在副廠長的位置上,站穩了腳跟。
站穩腳跟了,劉萬程就把目光對準了劉勇。有仇不報非君子,嗔呲必報才是劉萬程。何況,劉勇還擋著他發財的路呢?
國企裡,報仇也得有講究。就像劉勇一樣,要對付劉萬程,不能當面鑼對面鼓。得從外圍開始,從輿論入手,一點點蠶食,先把跟著打旗起鬨的那些爪牙嘍囉給打死,再從輿論上搞臭,最後讓你站不住腳,自動滾蛋。
劉萬程自然就是先把注意力放在劉勇主管的業務上了。
沒出一個星期,連續兩個採購員因為虛報採購價格和鋼材重量被劉萬程抓到。
在過去混這些年,殺雞儆猴的把戲,劉萬程還是知道怎麼玩的。
對兩個採購員,劉萬程的解決辦法十分簡單開除。你劉勇主管的部門,竟然有如此惡劣的貪汙犯,你自己也不見得乾淨。
我沒說你,也不明著指名道姓地對準你,我打你手下,讓你比吃蒼蠅還難受!
但他的決定,讓張年發給攔下來了。
張年發也不是吃素的,怎麼會不知道劉萬程堅持開除兩個採購員的用意?
兩個採購員的罪過,達不到非要開除的地步。劉萬程這麼幹,無非就是故意擴大人家的罪過,讓劉勇難看。
要命的是,劉勇做為主管領導,還不敢為這個辯駁。你為他們說情是幾個意思?是不是這貪腐的事裡面,也有你的影子啊?這無疑是給劉萬程留口實,劉勇沒有那麼傻。
但出乎劉萬程意料的是,在這一點上,張年發不支援他。
兩個採購員,本身就沒有一技之長,開除了他們出去,讓他們靠什麼生活?
他私下裡找劉萬程,對他說“小劉,你記住,你開除的不是一個員工,你同時也毀掉了一個家庭!這個家裡,也許有拄著柺棍的老人,也許有嗷嗷待哺的嬰兒,也許有正在唸書的孩子。他們都會因為你這個簡單粗暴的決定,而生活陷入艱難!
從前年開始,總廠就要求分廠下崗一部分工人,減少人員費用支出,提高利潤,我頂著不辦。有本事主動要求下崗走人的,我不攔著。沒本事的,我絕不主動去下崗一個工人。知道為什麼嗎?就是這個道理!他們都有家,都是家裡賴以生存的頂樑柱!
咱們大國企,就是大家的家!狗不嫌家貧,子不嫌母醜。做為家長,沒有把自己的孩子趕出家門的道理!”
要是擱在以前,張年發這麼說,劉萬程就又認為張年發是在窮表白。敢做就得敢當,誰讓他們撞槍口上了呢?活該!
可是,和張年發重新相處這許多時日,他的思想也不知不覺發生了改變。人,不僅要為自己考慮,還得為別人考慮。不管犯沒犯錯,他們都是一個鍋裡舀飯吃的兄弟姐妹。
他忽然就發現,即使是自己帶著二十年的經驗重新回來,張年發身上,仍舊有許多值得他學習的,閃光的東西,這讓他不得不重新認識張年發,重新開始尊重他。
記得他當時知道是張年發把他要到二分廠來,那麼氣他,那麼損他,他都可以不生氣,僅僅是因為他劉萬程說的東西,對分廠有用。
這才叫肚量,這才是一個領導者的氣度。可惜,張年發只是一個分廠領導,因為學歷的原因,他也只能上到這個位置,到頭了。
如果張年發能夠坐到統帥整個江山機器廠的位置上,此刻的劉萬程,倒真心願意充當他的馬前卒,再不為賺錢活著。
在如何處理兩個採購員的問題上,劉萬程意外地順從了張年發,放棄了這個整倒劉勇的大好機會。
這不是他做事的風格。
劉萬程做事,歷來都是暗中醞釀,把握時機,一擊中的,損與蔫兒壞相結合的。
抓兩個採購人員的把柄,他也是偷偷醞釀了好長時間,想著法子地製造機會讓人家犯錯。
人家也不是傻子,知道劉勇和他不對付,早就防著他。他不處心積慮地製造各種假象誤導人家,人家也不會讓他逮著。
費半天勁,好容易計策成功,沒成想張年發跑出來橫『插』一槓子。
張年發在辦公室裡轉兩圈,然後說“犯了錯,懲罰不能沒有。這事兒你就別管了,我來處理。”
劉萬程就再沒有言語。
兩個採購員的問題,僅僅是冰山一角。整個二分廠的營銷體質,還是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換湯不換『藥』。
落後的管理方式,也給了許多人貪腐的機會。
劉萬程心裡,有一整套現代的營銷策略,卻因為劉勇橫在中間,無法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