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月腦袋一昂,氣勢十足地說:“她敢。她要敢罵我,我就沿著家屬區吆喝她。再去單位找她和我爸的領導。”
這個方法是從那些大人身上學的。
第一次用還很不好意思,張不開嘴,練習上兩次就熟門熟路。邊月彷彿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人不要臉,天下無敵。
師傅說得對,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她的學習心得是,勇敢的孩子就是要敢罵大人。
人到齊後,大家說說笑笑往外走去。
她們在十字路口跟魏芬王翠花彙合。大家都是帶著東西來的,互相打著招呼,最興奮的要數魏芬的兩個女兒小嬋小娟,王翠花也帶了九歲的小女兒銀玲來。銀玲長得跟王翠花有三分像,生得結實健壯。魏芬看得一臉羨慕,還特地抱起銀鈴踮了一下重量,說道:“這孩子養得真好,是實心的壯。”
王翠花讓銀玲挨個叫人,輪到宋知南時,王翠花有點糾結,是叫姨還是叫姐呢。
宋知南主動說:“叫南姨,我愛當長輩。”
領導都是她孫子了,多幾個外甥女怎麼了?
眾人哈哈大笑起來,說宋知南年紀不大還愛充大輩。
她們這群人十分引人注目,又是鍋又是碗的,大人說說笑笑,小孩子蹦蹦跳跳,人群中還有一條狗一隻貓。
有人就問他們幹啥去,小嬋小娟大聲搶答:“我們去野炊哦。”
大人倒沒什麼,孩子們聽到去野炊,臉上都露出羨慕的神情。小嬋小娟銀玲她們愈發得意。
二十分鐘後,宋知南一行人到達紡織廠和機械廠之間的樹林子裡。
現在已經是初冬,草木枯黃,樹葉簌簌飄落,陽光透過稀疏的樹梢,灑在林間的草地上。
風有些涼,陽光倒是正好。
大家的心情十分舒爽,一邊說笑一邊尋找合適的位置。
在確定位置時,雙方略有分歧,王翠花和魏芬建議野炊地點離河邊近些,方便取水。宋知南想在小山坡附近,理由是背風向陽。
最後多數服從少數,還是依了宋知南。
宋知南說:“沒事的,一會兒打水的事就讓冬寶去,他今天就是來當勞動力的。”
宋冬寶不敢反對,只能默默地幹活。
選好地點,大家開始分頭行動,宋冬寶負責打水,李群英和陸詩月她們負責撿柴火。
宋知南帶著孩子們去撿石頭和碎磚,準備壘灶。
魏芬和王翠花宋知夏負責生火做飯。
等到簡易灶臺搭好,宋知南又開始領著三個孩子在小山坡上挖坑,說是一會兒要烤紅薯和土豆,順便找找有沒有兔子洞。這事三個孩子自然樂意幹。人手一把鐵鏟子,挖得不亦樂乎。
宋知南挖了一堆土,胳膊都挖酸了,還是沒有找到傳說中的那個洞口。她只能暫時放棄,先吃飯吧,吃飽了再接著挖。
在大家齊心協力下,終於開飯了。
第一鍋是亂燉,大家帶的白菜土豆幹菜之類的全部放鍋裡一起燉,裡面還有宋知南和李群英貢獻的兩小塊臘肉,為這鍋大燉菜注入了靈魂。
大家一人一碗,直接坐在草地開吃,一邊吃一邊誇:“真香,真好吃。”
一鍋亂燉不夠,接著又煮了一鍋雞蛋青菜掛麵,大家夥吃飽喝足,去河邊洗碗洗鍋,收拾東西。宋知南把紅薯和土豆埋在灶裡,一會兒烤熟了好吃。
大家各自散開去撿柴禾,宋知南則帶著幾個孩子和宋冬寶繼續找兔子洞。
宋知南挖呀挖,挖了半個小時仍然一無所獲。
她擦了把汗,看看小嬋小娟銀玲三個孩子仍然勁頭十足,不由得羨慕起來,小孩的精力真旺盛,就跟永動機似的。
宋知南繼續低頭挖洞,半小時後,她終於挖到了一個特殊的入口,初極狹,越挖口越寬。宋冬寶也發現了情況,驚呼一聲:“這個洞好大,裡面不會真有兔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