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洞中充滿了銀色的星辰天火,這些星辰天火時而化成各種火行妖獸,時而化成道道火焰劍氣,玄奇非常。
常山修煉火行之道,可以算是以純陽紫火來探究火之奧妙,不過,他畢竟潛心修煉過火行之道,對於火行修煉者將火焰修煉到的一些境界倒也算是知之甚深。
一個火行修煉者,將火焰修煉到了一定的境界,一旦其將其修煉的火焰催動到極致,那麼,這個修煉者釋放出的火焰便會生出各種異象。一個火行修煉者,透過修煉了多少種火行法術來探究火焰之奧妙,其將火焰催動到極致就會產生多少種異象。
火焰催動到極致會出現異象這種情況,只有修煉者將火焰修煉到返璞歸真的程度,才會消失。
白衣道人在火焰上的境界,顯然沒達到這種程度。
“洞中的星辰天火大半化成了劍氣,他之前偷襲與我,不管是元神攻擊秘法,還是後來施展的攻擊,都是劍修秘技,很顯然,他是一個劍修。宇內修為高的火行劍修大半是紫霄劍宗的人,難道他也是紫霄劍宗的人?”
常山沉思了一會,從洞口飛走,在距離洞口不遠處,施展火生土的玄妙,將意識所在的火焰化成了一道內火外土的靈力,施展出土行術往下遁去。
根據地脈波動,常山清晰的知道他距離石洞有多遠。
他往下潛了大概七百丈,便感覺到自己即將要從土石之中遁出去了。
常山花了一炷香時間來穩定心緒,然後憑藉在五行相生相剋之道之上的超凡造詣,令附身的靈力,在離開土石的那一瞬間,又變成了一縷極難察覺的星辰天火。
他做好了被發現的準備,附著在靈力之中的意識隨時準備散去,然而,他附著的那一縷靈力進入到極具靈性的星辰天火之中,雖然受到了一定的排斥,卻沒有立刻遭受到攻擊,也沒有遭遇到探查。
就在片刻之間,常山便透過感應力發現了白衣道人,同時他發現了一團極具威脅力的靈力。
他又平復了一下心神,小心感應起了周圍的一切。
這是一個直徑大概九百丈的球形空間,空間中佈滿了星辰天火。白衣道人就在星辰天火中間,以星辰天火淬鍊著一把銀色長劍。
常山感應到的幾句威脅力的靈力,就是來自於這把銀色長劍。
銀色長劍,長十七八丈,通體銀色,乃是一把由億萬銀色光點組成的長劍,看起來像是一條星河。
常山腦筋轉的極快,在弄清楚了意識所在球形空間的情況的同時,便弄清楚了白衣道人在幹什麼。
白衣道人,正在借星辰天火煉化那一把星河大劍。
常山也能想象的到,白衣道人慾要殺他,極有可能是為了保護他正在煉化的星河大劍。
在攻擊這一片只有一百零六塊巨大隕石組成的隕石群的時候,常山只施展出了他不到百分之一的實力。
常山施展出的實力不強,白衣道人便誤認為常山本身實力不強。
在這種情況下,他心底生出一絲常山可能發現了這片隕石的玄奧的擔心,立刻便決定以最簡單的方法解決常山這個麻煩。
殺了常山,就可以一勞永逸了。
小星天這種地方,能威脅到天尊的靈力很多,一個天尊一個不小心死在小星天中,並不是什麼值得推敲的怪事。
白衣道人在動手之前,只站在自己的位置考慮,根本沒想過,如果常山實力強過他,那結果會如何?
如果白衣道人心存一點仁厚的話,他也不會因為自己的一點點懷疑,直接對常山起了殺心,如此,常山根本就不知道他的存在,自然不會有追殺他之舉,也不會將其逼的在時機不成熟的情況下,煉化星河大劍。
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這一句古話,用在白衣道人身上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
“這人非是善類,必須趁著他煉化這把星河大劍之前除掉他,不然的話,以後必成大禍患。”
常山又凝神感應了一下球形空間的情況,將大半意識收回本體,思考起了如何擊殺這白衣道人。
雖然常山神通廣大的,可以將意識附著在火鴉身上,探究到白衣道人的秘密,可是,他卻沒有本體無聲無息的接近白衣道人所在的隕石的本事。
這裡距離宇內太遠,星辰之力又太過濃郁,常山根本施展不出幻蛇之身來。
不以幻蛇之身,他便無法無聲無息的潛到白衣道人所在的隕石,給白衣道人以致命的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