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丹驟然扭過頭,匪夷所思地望著段言。
其他幾雙眼睛也盯住段言,在眾人期待的目光裡,他慢悠悠開口:“我們還是小學同學。”
在場的嘉賓:“哦~”
“所以,”段言停頓了一下,和陳丹丹對視,“你可以直接叫我的名字。”
開著空調的室內,陳丹丹垂下眼,攥緊手心時,彷彿還能感覺到手掌心在冒汗。
“段言。”她輕輕叫了一聲,像是在和多年不見的老同學打招呼。喊出名字的剎那,聲音還帶著點不易察覺的顫抖。
只有她自己知道,過往的喜歡和思念統統都藏在這一聲輕喚中。
段言。
段言。
這個七年不曾當面喊過的名字,早已在她的心中喊了千萬遍,在她高中時代的日記本、草稿本,在她構思小說時用的大綱本上出現了無數次。
莫名其妙的。
不受控制的。
段言“嗯”了聲,沒再說話。
時羽菲盯著他倆,莫名有種自己在看偶像劇的感覺。
就,好想扒一扒他們的陳年往事,看看有無青春校園糖可以磕。
不過剛認識,大家都不太熟,也不好繼續往下追問,時羽菲勉強按捺住八卦的心,轉移話題道:“是不是還有一位嘉賓?”
“聶一濛今天有事,明早到。”段言晃晃手中的卡片,也不知道他是從哪裡找到的,順手遞給坐在旁邊的陳丹丹,“這是節目組給的提示卡。”
卡片不大,陳丹丹接過卡片時有點緊張,指尖不小心和段言的碰了碰。她手一抖,卡片差點掉到了地上,她連忙抓住卡片,心慌意亂地看起上面的文字。
是簡潔的流程提示。
1.請各位嘉賓介紹自己的職業,說一個自己的職業習慣,並回答其他嘉賓提出的問題。
2.選房間。
3.今日晚餐費用已放在玄關處,請各位嘉賓用該筆費用解決今日份晚餐。
幾人輪流看了一下,然後面面相覷,齊齊看向段言,期待這位當紅歌手先起個頭。
段言不負眾望地開口:“我是段言,職業是歌手,寫歌的時候會習慣把自己關在琴房裡。”
是這樣嗎?
陳丹丹想到了段言當初為《青春之夏》寫的曲子,那個時候,他也是把自己關在家裡寫歌的嗎?
他一個人寫歌,會不會感覺到孤獨?會不會太沉浸沒有好好吃飯?就像他以前看課外書看到入迷的時候,俞秉文叫他去吃飯,他頭也不抬地說:“你先去,我看完了再去。”
時羽菲聽得入迷,無意識開口詢問:“你為什麼會想成為一個歌手?”
段言撩起眼皮看她一眼,她才反應過來,雙手合十低了低頭,抿嘴笑笑,不好意思地說:“我有朋友是段老師的歌迷,經常給我講起你,所以我有點好奇。”
陳丹丹扭頭看向段言,回憶的碎片湧進她的腦海裡。
畢業旅行,在船上,她答應少年幫他想一想未來要幹什麼,沉思之後認真建議他:“歌手怎麼樣?”
當時她想的是,他的鋼琴彈的好,聲音好聽,又有創作的經驗,聰明的頭腦,當歌手一定會有很好的前景。
少年微笑著應道:“好。”
朋友開玩笑說要讓他寫一首定製歌曲,她也爭著要一首定製歌曲。少年答應了,然而再無後續。
段言的歌太火,火到即使陳丹丹沒有自行搜尋,也能在各種場合聽見他的歌。他親自作詞作曲的歌更是火遍大街小巷,卻沒有一首像是當初承諾要送給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