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長執著地要一個答案:“為什麼?”
陳丹丹坦誠道:“我有喜歡的人了,雖然他不喜歡我,但是……我現在還沒有辦法喜歡上別人。”
學長直言:“我不在意。”
他的眼睛裡有自信,有勢在必得。圍觀的舍友和社團其他人都覺得陳丹丹會答應學長的追求,甚至陳丹丹自己都差點這樣以為。
可當人群散去,陳丹丹感受著她毫無波動的心,還是拒絕了學長的表白。
她以為她可以接受其他人,然而她的心不允許,這次嘗試還是以失敗告終了。一想到未來要和這個不是段言的男生在一起,陳丹丹就覺得無比恐慌,難以忍受。
舍友追問陳丹丹原因,“橙子學長又高又帥,對你又那麼用心,我看你也漸漸被他感動到了啊。”怎麼還會拒絕對方的?
答案漸漸在陳丹丹心裡浮現。
“因為他不是我想要的那個人。”她這麼對舍友說道。
感動是感動,喜歡是喜歡,這兩者可能會同時存在,但絕不等同。她會為了學長對她的用心而感動,卻不會因為感動而喜歡上對方。
至於她心裡想要的那個人……不是她長情,死心眼,只喜歡段言。相反,她其實是一個自私的人,只想選擇她喜歡的人。如果不是因為喜歡而在一起,她不會開心的,又何必勉強自己?
遇到橙子學長以前,陳丹丹在說服自己放棄段言時也曾想過,她喜歡的,會不會只是某種型別、某個模子刻出來的男生——又高又帥,身材好,聰明,性格好,家庭環境優越,會打籃球,能偶爾察覺到她微小的情緒,對她也好的男孩子。
可當橙子學長告白,她內心第一反應是拒絕時,陳丹丹恍然,原來她喜歡的從來都不是什麼校園風雲人物,不是能滿足女孩子心目中所有虛榮心和幻想的男神。即使這個男神從某個角度看,和段言的側臉有一點相似,也不可以。
她喜歡的,僅僅是段言這個人而已。
他這個人有些小缺點,挑食,毒舌,不夠耐心溫柔,會很幼稚地玩一些小遊戲,還經常丟三落四忘記帶筆帶橡皮。
可是他那麼那麼的好,那麼那麼的讓她……心動。過去的無數個時刻,他都帶給她不一樣的精彩。他無意中和她的對視,他打籃球時嘴角揚起的笑容,他和朋友開玩笑時的小表情,每一個都那麼清晰深刻。
他總是出現在她最需要的時刻。和媽媽吵架回到以前的小區時,他恰好出現,哄她開心。分班前夕她壓力很大,他也耐下性子幫她講題,鼓勵她。分班後也是,他主動關心她適不適應新的班級,真的有安慰到她,給了她很大的勇氣和力量。也只有他,會知道當初她為什麼拼了命的努力學習,不只是為了更美好的前途,更是為了離開令她窒息的家。
他就是這麼一個,在恰當的時間裡出現的,很好很好的人,也是唯一讓她心動的人。
這一刻,陳丹丹忽然想明白了。
刻意的用力遺忘,恰恰說明瞭太過在乎。
她應該允許自己偶爾的軟弱,允許自己偶爾想起段言,直到時光這把刀一寸一寸將她記憶中的段言剔除掉。
接下來的大學生活,陳丹丹把大部分時間用在學業和寫作上,她的付出也日益得到了豐厚的回報。
<101nove.大拿到了獎學金,也在連載數本小說之後幸運地賣出了一部影視版權。《天菱菱地寧寧》賣出影視版權的那一天,陳丹丹沒有在朋友圈炫耀,也沒有告訴父母,只給關系最好的幾個朋友買了禮物,告訴她們“我賺了一筆錢”。
喜悅有人分享,但總覺得還是少了點什麼。
或許是少了那個會關心她也會嘲笑她的少年吧。
但不管怎麼樣,從賣出版權的那一刻起,陳丹丹的人生軌跡就此徹底改變。
她沒有想到,段言曾經的戲言會一步步變成現實,雖然她著實算不上什麼“大作家”,但她賣出去的版權費也足夠她數十年內再也不用為了錢發愁。更何況,她還足夠年輕,還有很多時間將她心裡的故事寫出來。
大學畢業後,陳丹丹遵從內心,選擇了全職寫作。一個人生活的日子裡,她越來越關愛自己,也越來越熱愛生活本身。
對比了江城和周邊城市的房價,再算算銀行卡裡的存款,陳丹丹在反複衡量後,回到了老家那邊的省城,用積攢多時的版權費買了套面積不大的房子。麻雀雖小,五髒俱全,而且這房子拎包入住,裝修風格也是她喜歡的奶油風。
再也沒有那種寄人籬下的小心翼翼和窘迫了,包括父母在內的任何人都不能將她趕出去。
書房有個大窗戶,午後的陽光從窗外照進來,讓她覺得特別舒服。這個時候,陳丹丹就會泡一杯紅茶,慢慢悠悠地開啟她寫作專用的筆記本和粉色鍵盤。
卡文了,就摸摸桌上的小貓咪擺件,捏捏手感超好的皮卡丘解壓玩具,看看書桌上綠色雲朵般的文竹和“天然空氣清淨機”吊蘭。
全職寫作的日子很悠閑,悠閑有時候會和孤獨、無聊掛鈎,不過陳丹丹沒有這種煩惱,因為她在竭力充實自己的現實生活。
長大後,陳丹丹把自己重新養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