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四十六顆青梅
陳丹丹告訴自己要習慣沒有段言的生活。
課業之餘,她開始寫小說,將腦海裡瑰麗奇妙的故事用文字展現,將那些在現實裡無法宣洩的情緒傾注在文字裡,酸澀的,甜蜜的,失落的,難過的……無數種心情隱藏在每一本書,每一個筆下的文字裡。
就當作是以這樣的方式同段言告別,陳丹丹想,寫完這一本,就要忘掉他。
陳丹丹連載在綠江文學城的第一本小說不過十幾萬字,完結後,她又繼續開了第二本、第三本……
很奇怪,長大後的她分明不是樂觀的人,心裡也總有很多消極的想法,寫出來的文字卻是明亮的,而且她寫的小說男主角或年輕或成熟,或順風順水或一路坎坷,但無一例外都是積極陽光的。
連陳丹丹自己都不明白這是為什麼。
直到某天,她看到評論區裡有一條讀者留言。
「大大的文字好細膩,我好喜歡~追了大大所有的書,男主都好陽光好溫暖哎!冒昧地問一句我實在好奇得不行了),這是不是大大的理想型啊?所以才能寫得這麼真實又吸引人。」
陳丹丹一下子愣住了。
這是她第一次沒有回複讀者的評論,假裝是綠江app的自動設定,給她發了紅包。
寫小說的幾個月後,陳丹丹看著寫作軟體後臺顯示的收益,有種不可思議的感覺,然後就是未來好幾年的生活費都有著落的滿足感。
她哎!
陳丹丹哎!
一個從小到大沒有靠自己賺過一分錢的人,被父母當做拖油瓶嫌棄的人,居然在大學時靠寫作賺足了生活費!
當陳丹丹的小說簽約漫畫版權後,她把寫過的情書、裝滿紙星星的玻璃瓶,以及表白當天買的情侶手鏈都放進了紙盒,塞進櫃子最深處。
無人知曉的微博號上,她斷斷續續地寫了幾段話,並且設定僅自己可見。
「我還是有點喜歡你,不過,我已經在很努力很努力地忘記你,不會再有那些不切實際想要追逐你、和你在一起的想法了。
嗯,還有就是……謝謝你。如果不是你,我不會考進這所大學,也不會找到我真正的興趣愛好,並用它解決了我可能會存在的生活困境。
希望想念就到這裡。
希望所有的傷心難過就到這裡。
希望能早日和你徹底告別。
我一切順利,也願你事事順心。」
在寫小說的日子裡,陳丹丹過得很充實。除了上課、寫小說、泡圖書館,她還會和朋友們逛街,買好看的衣服,吃美味的食物,參觀歷史與藝術並重的博物館,就連化妝技術也突飛猛進,只是她更喜歡素面朝天,很少再化妝了。
她學會了精心打扮自己,也和舍友一起開發了不少興趣愛好,比如打羽毛球、跳舞。
有舍友想學鋼琴,問陳丹丹要不要一起,她猶豫片刻,還是拒絕了,理由是:“我不怎麼喜歡鋼琴。”
可能很少有人會不喜歡鋼琴,陳丹丹沒有錯過那一瞬間舍友驚訝的神情。
她想起了高二那年的藝術節,段言被老師安排彈鋼琴,辛彤彤主動選擇了小提琴,和他配合默契,私底下傳來同學們說他們很配的聲音。當她在合唱組裡,看見他從容瀟灑地彈鋼琴,辛彤彤在他身邊光彩熠熠的時候,她心裡是那麼酸澀和自卑。
現在的她不喜歡鋼琴,因為這會讓她聯想到那種站在臺下仰望段言的感覺。她只想做她自己,一個積極陽光,開開心心的陳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