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丹才不聽呢。
她是個不達目的不罷休的人,在這件事情上超乎常人的執著。某一天她媽媽叫段言來家裡吃飯,她就趁著爸爸媽媽都在廚房忙,堵住家裡的門,叉著腰對段言說:“你不叫我姐姐,就別想進門!”
活脫脫一個想當大姐大的孩子王。
老實說,陳丹丹小時候是挺有大姐姐的風範的,保護弱小的同學,照顧新搬進院子裡的段言。如果是按照性格、講義氣的程度和照顧人的細心來論,她是當之無愧的大姐姐。
可段言就是不想叫她姐姐。
他和她僵持了一會兒,她爸就過來了,先是教育女兒不應該把上門的客人堵在門口,然後又哭笑不得地問了段言的出生年月,和女兒強調:“段言比你大,你要叫他哥哥。”
陳丹丹果斷拒絕:“我不。”
她不允許任何人搶走她“丹青派掌門”的位置。
她爸有的是法子治她:“那就別想讓爸爸給你買滑板了。”
那可不行!
非常非常想要蝙蝠板,求了父母大半個月才被允許買滑板的陳丹丹見爸爸沒有鬆口的意思,妥協地叫了一聲“哥哥”,聲音裡充滿了屈辱。還趁她爸不注意,偷偷瞪了段言一眼。
段言:“……”
算了,看在她比他小的份上,不和她計較。
……
“沒想到你小時候這麼熊啊。”兩人手拉手去廁所的路上,聽完陳丹丹的回憶,祝思倩如是感嘆。
陳丹丹堅決不承認,“我小時候可乖了好嘛!幼兒園的老師和小學班主任都可喜歡我了。”
她可是幼兒園和家屬院裡公認的“小俠女”。
祝思倩敷衍地點頭:“嗯嗯嗯。”
“所以你裝作不認識段言是因為?”
陳丹丹隨便扯了個理由,“因為好久沒見了,不熟。”
“哦。”
陳丹丹不否認,看見段言的那一刻,她還挺高興的。有多少在回憶裡出現過的人,走著走著就再也不見了。能在繁忙的高二遇到個老朋友,說實在話,她真挺意外,也挺高興的。
但是她不怎麼想找段言回憶過去。
過去對她來說太奢侈了。那個時候爸爸媽媽還沒離婚,她還沒有被當做一個氣球一樣踢來踢去,尚且還是家裡的小寶貝,家裡無論做什麼決定,都是為了她好。住在天福小區,是為了她上學方便,每週煮一次水煮魚,因為她愛吃,買蛋糕只買小甜家的,因為她最喜歡那家。
如今截然不同。
她並不想面對回憶裡的人,提醒她過去和現在的對比。
不過逃避也沒有辦法就是了,她已經認清現實——從段言主動找她搭話開始。
所以從廁所出來,當她看見段言還在座位上的時候,友好地表示了對他的關心和歡迎,還順帶著問了他:“你以前在哪個高中?”
他閑閑一笑,“想知道?”
陳丹丹看他這樣子,應該不會輕易告訴她,就搖搖頭,“也沒那麼想知道。”
……
段言回到家,毛茸茸的小金毛熱情地撲上來,他揉了揉阿福的腦袋,然後書包往臥室桌上一扔,洗了個手。
剛進餐廳,他媽就逮著他問:“見到丹丹了沒?”
“見到了,”段言拿起筷子夾菜,“和以前不太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