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如此。
她的眼中的情緒同往常不同。
渴求。
他看到了妹妹眼中的一種渴求。
他有些恍惚,又看向眾臣,他們在等他開口。
秦哲放下手中那盞茶,十多雙視線跟隨他的手勢,抬高再落下。成與不成,全在他這一道聖令。杯盞與禦案相叩,叩出一聲響。
他聽著這聲響,啟唇道:“愛卿們要知道,咱們在堪會一件完全異於常理的提議,該項提議並非不可行,不過一但推行,必定引發輿論,後果誰能料睹?愛卿們話說得輕巧,不要忘了坊間百姓們的喉舌也輕巧得很,屆時如何排眾議,消群疑,防風險?”
席間有一人起身,面向禦座躬身行禮。
大理寺卿燕序齊。
秦哲頷首免他的禮,“愛卿有何提議,請說。”
燕序齊昂然抬首道:“推行該項提議的難處在於法章的缺漏。無,可生有。陛下、諸位同僚,豈不聞約法三章之故?國章,承先啟後之用也。若本朝建章立制,針對女子科考入仕的事項作出條例,疏通堵點,遍行九州,此舉乃啟後之舉,同為陛下成萬世名之機也。誠然,凡事皆有成敗利鈍,孰難料之。然當權者踱步徘徊,所享便只有一朝一己之利也。天下學子所求,不過是一個平等入仕的機會,女子也是其一,她們不該被忽視。臣願擔當擬訂相關銓法條例之任。請陛下斟裁。”
秦哲看著秋風拂動面前這位文臣的袍角,他的指尖觸及禦案,隨著對方官袍的起落,上下輕點。
日積月累,雖然他與這幫文臣之間有不可名狀的齟齬,但是在此時,他明白,他們並非是在慫恿他做惡,而是立在國朝的層面上,誠意進諫。
計天下利,成萬世名。
這對任何一位國君來說,都是無比巨大的誘惑。
他有這樣的野心。
之前他不曾自照,問一問自己,是在今日,在此時,忽有察覺。
秦哲頓住指尖,蜷指握成拳,他的氣血在翻湧,心驚、沖動。
“準。”
他諦視燕序齊施令,“成稿後,呈送政事堂堪會。一步不可邁得過大,宜緩緩圖之。”
燕序齊再躬身,“臣恭領鈞旨。”起身時,他與殿中一人對視。
溫緒笑視他,微微向他頷首。
一人挑起開端,一人促成收尾。
誰說閹宦不能與高貴的文臣統一立場?
燕卿,此時你在想什麼呢?
諮閱望向自己的杯中,一汪秋水起了波紋。燕序齊在他的餘光裡斂袍落座,她遏制了自己直視他的慾望。
朝會結束,人走茶涼。
秦哲在寂寥的席間坐了半晌方抬眸,他看向窗外,看到成片的枯黃。
“大監有先見之明,朕有種預感,這件事會演變成一件好事。”
座邊人一聲輕笑。
“臣,有同感。臣,絕不提草率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