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跟著,兩年前楊少康又帶著最新作品《天煞》北上,以8500萬的投資,拿到了10.2億的票房,成為了又一個在內地獲得成功的後起之秀。
而那時,家和公司在內地票房最好的電影,還是趙金海五年前的那部《廣州十虎之俠拳王英林》,但票房只有4.5億。
看著競爭對手接連在內地市場上發力,大放異彩,家和自然坐不住了。
《劍冢》專案也是在那個時候上馬的。
因此,《劍冢》絕不僅僅是趙金海征戰內地市場的一部電影而已,它還是家和用來向邵氏亮劍的武器。
趙金海臨危受命,揹負起了這份重任。
袁少華和楊少康的兩部電影票房一共不到34億,他就把目標定在了35億。
當然,如果完成了目標,他能獲得的票房分紅也是極為豐厚的,這也是他願意簽訂對賭協議的主要原因。
其實拿到三十億票房,他已經打敗邵氏的導演了。
畢竟袁少華的電影也才23.7億,如果他不一挑二的話,也能算贏。
但要命就要命在,那部將他踩在身下的《倩女幽魂》,是邵氏發行的!
這就有點尷尬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按理說張嶸是個內地導演,電影也是在內地拍的,和香江電影應該沒什麼關係才對。
可他偏偏接連兩部戲,都是透過邵氏的獅皇公司發行的。
如果是一部還好說,接連兩部都和邵氏合作,那一個親邵派的名頭總歸是跑不了的。
所以,在家和那邊看來,趙金海還是敗了。
趙金海敗了,就等於家和敗了,而家和肯定是不會嚥下這口氣的。
路懷良和霍猛都是家和旗下的導演和藝人,而家和對手下人的管理是出了名的。
如果沒有高層示意,就算再給霍猛十個膽子,他也不敢這麼光明正大,肆無忌憚的帶著記者,跑來張嶸下榻的酒店來鬧事的。
所以說,想要對付張嶸的不僅僅是路懷良和霍猛,後面還有家和的影子。
在警務處做筆錄的時候,張嶸就已經將這背後的線索理順了。
家和……
張嶸在心底重複著這個名字,眼神冰冷。
家和電影是香江最老牌的電影公司之一,也是將香江電影推向國際市場的重要推手,在周邊東南亞國家都有著大量資產和強大的影響力,是一個資產超百億的娛樂巨無霸。
貿然和這樣的巨無霸交惡是很不理智的。
但霍猛的做法已經觸及了張嶸的底線!
老牌娛樂帝國又怎樣?
我這條強龍,就要和你這地頭蛇掰掰手腕!
霞姐的電話還沒結束通話,張嶸沉聲開口:“霞姐,你安排個財務過來,我要在香江開一家公司。”
喜歡請忽略我的帥氣請大家收藏:()請忽略我的帥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