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妃的事都沒有完,沒有查清,還在查著,不知道是誰在裡面搗亂,正一團亂,三丫頭居然——也敢做出這樣的事!
簡直是敗壞皇室的名聲,讓人恨得牙癢,敢下藥藥了李家一家的人,不能留了,絕不能留下。
“母后定吧。”
熙和帝開口,知道母后有多惱怒,他也惱怒。
“那哀家就定了,三丫頭無法無天,都是以前寵的,要是不寵多好,也不會留下三丫頭這個鬼丫頭!”
太后看著皇帝,話中的意思就是他們以前把三公主寵壞了,所有寵過的都有錯,包括她和皇帝,看皇帝沒有話說,才不悅的也不是解釋,就是不高興:“再留下去只會成為更大的禍害,以前還覺得嫁出去找人看著應該不會有事,看看都敢下藥了,指不定跑入宮來殺了我這老太婆。”
“母后,她敢,朕也不會放過她!”熙和帝黑了臉,不知道是不是也想到,雖然他不覺得三丫頭敢,以前他不覺得三丫頭敢做這樣的事,現在。
“哼,皇上,三丫頭可是膽大包了天的,你看看,誰能知道她還會如何,現在人是關著,審問清楚,等太醫回宮,李家的人要是沒有事,安撫一下,和李家說清,三丫頭就不要他們再看,由哀家來處置,命可以留下,送得遠遠的,送出京城,送到偏遠的地方,關到莊子上,不要讓她出來了,關到老死,不要她的命是李家沒有人死,看在貴妃生了小皇子的份上,還有必竟是皇帝你的血脈。”
太后接著往下說,想過讓三丫頭死,死了一了百了,乾脆,也不用再安排什麼,再擔心,後來想想,三丫頭再怎麼也是她的親孫女,算了。
身為皇室血脈,不知道維護皇室的尊嚴,盡做一些上不了檯面,影響不好的事,但看皇帝也沒有說什麼。
要是真的要了三丫頭的命,也要李家的人死了,或者怎麼,罷了。
“朕都聽母后的,母后決定。”
熙和帝還是道。
“你啊也不說點什麼。”太后盯著他,皇帝這樣說還有什麼意思,就是贊成她說的把三丫頭送出京城關著。
不要三丫頭的命,她哪裡還看不穿。
“朕和母后想的差不多。”熙和帝說了一句。
“好吧,聽哀家的,那就這樣,來人,哀家吩咐下去了,反正就等李家的情況,三丫頭哀家是不想見的,皇帝你要不要見?”太后不想再耽擱時間了,直接對著外面,叫了人進來。
她和皇帝說話的時候,是把人都遣退了出去的,身邊沒有留人,此時一叫,外面一個宮人走進來。
“太后娘娘,皇上。”宮人跪在地上,行了一禮,恭敬的抬頭,想要說什麼,只是對上陛下的目光還有太后娘娘的不敢說話。
“朕也不想見。”
熙和帝同樣不想見,沒想過見三丫頭。
“你也不想見,更好了。”太后只是掃了一眼地上的宮人,沒有馬上問,聽了皇帝的話,才再次盯著地上的宮人,忽然想到之前宮裡暫時沒事,太子的事她不管,秦王那邊輪不到她管,燁哥兒的事定好了,瀾姐兒駙馬從南邊回來的信還沒有到,暫時沒有什麼事,聽到從宮外傳來的關於懷郡王府的事,葉蓁那個丫頭不靠譜鬧著和景非翎那小子和離,鬧得最後自殘自殺還有刺傷景非翎,說話傷人,難聽種種,她還覺得葉蓁那個丫頭不好。
無法無天的,離經叛道,和身邊的人說了不少,議論了幾句,懷郡王府和靖康侯府也是要臉面的,遇到這樣的事,想必也是麻煩,不知道怎麼處理的弄得都知道了,誰知道一下就跑出這麼多事,先是貴妃生產也不安穩,明明身邊安排了不少人,也養得很好,最後不知道是誰派的人動手,差點出了事,就算最後及時救了回來,貴妃孩子都好好的,也死了兩個接生的婆子,還要查,三丫頭更是——
讓她的臉面掛不住,三丫頭比起葉蓁丫頭才是真的無法形容!
“你去給哀家盯著,太醫回來過來稟報,還有等一等……照著哀家的命令去做。”太后吩咐起來,指著宮人,宮人馬上應了是。
“是,太后娘娘。”跪在下面小心看了下皇上,見皇上沒有交待,磕了一個頭,恭敬的退下去。
太后見狀,轉過頭來,看向皇帝:“哀家吩咐了,李家的人老夫人醒著,先安撫,然後照哀家說過的辦,三丫頭沒有什麼審問的。”
熙和帝沒有說話,頷首,沉著一張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