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妃輕應了聲。
宮人退出殿外,到了外面,她找了一個宮人。
殿內,宜妃坐著,她也不知道她這步棋對還是不對,如果一切照著她安排的,不會有問題,但就怕事情不像她安排的發展。
元浩的事,除了她和大嫂,沒有人知道。
只要瞞著,菁華郡主短時間應該不會發現,等以後發現,木已成舟,菁華郡主想鬧也鬧不起來。
不就是養個孌童,前朝男風盛行,各家誰不以蓄養一個男寵為榮,上行下效,男風可說成了一種風向。
經過戰亂,今朝嚴下禁令,禁止各家蓄養男寵,風氣才止住,元浩說到底也沒什麼,男人嘛。
何況到那時,說不定已用不上安郡王,她的皇兒已得償所願,菁華郡主要處理還不簡單,要是識趣就留下來,要是不識趣!
想完,宜妃也不再擔心。
太后宮中。
太后看著進來的皇帝:“皇帝怎麼來了?”又不是請安的時候,皇上怎麼來了,太后看一下天色,不知道皇帝來有什麼事。
賜婚的事,前幾日就定了。
該賜婚的都賜婚了,還有什麼?
“給陛下請安,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宮人們跪在地上。
“起來吧。”
當今聖上揮了一下手,邁步走進來。
“去沏茶。”接著太后對起來的宮人。
“是,太后娘娘。”
宮人忙起身,退出殿外。
“母后在做什麼?”當今聖上笑了笑,坐到首位,問太后。
“哀家還能做什麼,皇上過來是為了什麼事?”太后沒有回答,反問道,皇帝這個時候來,不可能是來喝茶,應該是有事,當今聖上看了看四周,“母后覺得菁華郡主如何?”
“皇上要給菁丫頭賜婚?”太后問。
“嗯。”
當今聖上沒有隱瞞。
“之前不是沒有合適的嗎,怎麼又有合適的了,安郡王不是想讓菁丫頭嫁個喜歡的能一心一意對她的,不用賜婚嗎?不知道是哪一家,菁丫頭以前哀家不怎麼看得上,名聲也不好,現在菁丫頭懂事不少,陛下可不能虧了那孩子。”太后開口。
“母后看來對菁丫頭印象好了許多。”當今聖上道。
“確實好了不少,那日皇上不是讓哀家主持詩會,哀家本來沒有注意菁丫頭,菁丫頭卻幾次叫哀家意外,怕小姑娘們早有準備,哀家沒有讓小姑娘們作花詩,紀家那個小丫頭想和菁丫頭鬥詩,哀家以為菁丫頭不會同意,沒想到菁丫頭同意了,看著也跟從前不同,端莊持禮,沉穩大方。”太后想到那日。
“再加上安郡王,更不能虧了菁丫頭。”
“這樣更好,母后知道宜妃的侄兒吧。”當今聖上沒有多說。
“宜妃的侄兒?”太后皺起眉頭,宜妃的侄兒她怎麼會不知道,難道?太后有了猜測,臉色不是很好。
當今聖上知道母后猜到了,沒有隱瞞:“朕從宜妃那裡來。”
“李元浩?”太后又問。
“對。”當今聖上點頭。
“哦?”
太后不知道皇帝是什麼意思,心情不是很好,花朝節那日的事她還沒有和宜妃算帳:“宜妃說了什麼。”
“宜妃說菁華郡主很不錯,以前聽信了流言。”當今聖上笑了笑。
“菁華郡主確實不錯。”太后再次點頭。
“宜妃想讓朕給她侄兒賜婚。”當今聖上又道。
“宜妃看上了菁丫頭?”太后到了現在哪裡還猜出了宜妃的打算,宜妃還真是好打算,心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