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芝騰訊是藤訊旗下一家公司,專門用於收購、併購、投資等業務。
緊接著藤訊又宣佈拿下新麗傳媒剩下60的股份,成為新麗傳媒的絕對控股股東。
拿下新麗還沒完,藤訊又緊接著對歡銳等多家影視公司完成注資。
任誰都知道,藤訊這是正式對影視圈吹響了衝鋒號。
控股了新麗傳媒,估計很快就要像當初的文化中華一樣,換個名氣,或者直接併到藤訊影業。
不過這還沒完,影視行業大動作一個接著一個。
漢唐影業完成b輪融資,以160億的估值融資20億,用於糯米電影今年的票補,以及影視劇、影院方面的投資,融資後估值達到180億。
王長天和美團的王星、微影時代ceo林檸聯合召開釋出會,宣佈美團的貓眼電影正式剝離出來成立貓眼電影文化傳媒公司。
由王長天控股的光羨控股、光羨傳媒兩家公司,以及微影時代,以貓眼電影23億的估值計算,三方分別向貓眼電影注資10億、8億、8億。
注資完成後,貓眼估值達到49億,光線控股持有20.41的股份,光羨傳媒持有16.33的股份,微影時代持有16.33的股份,美團還剩下46.93的股份。
光羨和藤訊的股份加起來已經超過了美團,再結合之前光羨把新麗賣給了藤訊籌集資金,雙方明顯站在一邊了。
新的貓眼電影文化由王長天出任董事長,ceo一職由美團總裁鄭智昊擔任。
而鄭智昊早在2006年就在藤訊擔任社交網路事業群副總裁,負責qq空間,先後打造了qq農牧場等一系列的qq空間遊戲。
新的貓眼,實際上就是控制在光羨和藤訊手裡,主導方還是王長天,美團只有個大股東的名頭了。
不過美團現在要面臨糯米網、餓了麼、大眾點評等多家公司的競爭,本身九需要大量資金,實在沒有多餘的錢來投入到票務平臺上面。
大動作遠不止這些,不知道是約好的還是巧合。
伯納正式向納斯達克遞交了退市申請,這個曾經國內最大的民營發行公司,第一個登陸美股的華國影視公司,最終還是黯然退場。
市值和當初上市的時候沒有多少漲幅,而原本百億左右市值的華宜、光羨,如今至少都翻了兩三翻。
伯納的退市,可以說蓋過了之前任何一個訊息。
說是影視行業的地震也不為過,畢竟是美股上市公司!
全球十大證交所,紐交所排第一,市值16.6萬億美元,納斯達克緊隨其後,市值4.6萬億美元。
雖然不是在紐交所、納斯達克上市的公司就比其他證交所上市的公司牛逼,但在世界著名的股票交易所上市,本身就是市場對其的一種認可。
伯納的退市也給國內創業板的影視股帶來一定影響,幾家公司的股價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三月上旬,距離伯納正式遞交退市申請沒過兩天,伯納宣佈,旗下近百家影院全部加入萬達院線。
先是退市,接著旗下電影院又加入萬達院線。
繼王長天和藤訊合作之後,另一大巨頭伯納最終也還是選擇了和萬達合作。
國內影視行業在短短的一個月裡,出現了新的格局。
原本漢唐、華宜、伯納、光羨、小馬、星美六大巨頭,加了個萬達就是七大巨頭。
不過小馬分崩離析在即,星美專注影院業務,減少了影視製作業務,只是利用集團的院線優勢參與投資、發行。
變來變去,還是前幾年的四大巨頭,加上萬達這第五大巨頭。
不過樂事倒是後來居上,小時代系列、敢死隊2等多部電影取得成功。
還簽約了張一謀,以8億的價格拿下了吳雨森新片太平輪保底發行,張一謀的新片歸來也將在今年上映。
樂事經過這幾年的時間,投入數億資金,組建的地面發行團隊已覆蓋全國136座城市,1200家電影院,有了一張完整的地面發行網路。
不過樂事還是無法撼動五大巨頭的位置,只是在第二梯隊處於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