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打工的給老闆端茶不很正常嗎。”
徐嫚雲毫不介意地笑笑,把檔案放在唐安面前。
“華宜那邊的分成計算好了,你籤個字他們過兩天就打過來。”
“這麼快?”
這才下畫半個月,院線那邊什麼時候這麼良心了。
2.45億票房,製片方分成8200萬左右。
唐安佔30%,也就是2460萬。
總投資是6300萬,唐安出了1900萬。
這麼算來,唐安其實只賺了500萬。
倒是華宜拿了大頭,光發行費就上千萬,中影也拿了上千萬的發行費。
果然,做發行才是最賺錢的啊!
下畫之後,《風聲》一些其他版權多少賣出去了一點,東南亞120萬美金,歐洲賣了幾個國家60萬,米國沒人要。
內地的錄影帶、電視劇版權、網路版權加起來500萬人民幣。
一共就是1900萬人民幣,又分到了570萬。
總收益算是達到1000萬了。
投資1900萬,盈利1000萬,這算是唐安四部電影最少的盈利,跟鯊灘差不多。
不過最重要的不是錢,而是這背後的價值。
仔細看了一遍,唐安就在檔案上籤了字。
把檔案遞迴給徐嫚雲,“錢到賬了就買房子吧,等下一部電影立項了再去銀行貸。”
現在還不到需要用到大量現金的時候,全都換成不動產保值一點。
至於股票,誰知道什麼時候就變成熊市了。
“對了,還有星晽投資《畫皮》分得的錢也都拿去買房子,賬面上留個兩三百萬流動資金你自己看著隨便投資一點就行了。”
《畫皮》的東南亞版權也賣出去了,星晽影業以1200萬人民幣換得東南亞全版權,畢竟沒有名導,只有趙瑋一個在東南亞有名氣的明星。
這還是佔了題材的光,《風聲》都沒賣這麼多......
原本《畫皮》在東南亞的票房差不多就是400萬美元的樣子,新加坡賣的最多,在自家大本營,星晽也是出了大力氣,賣了110萬美金。
《風聲》這3000萬,加上《畫皮》分得的600萬,能買個35套房子,加上原本70套。
臥槽,一百套京城三環的房子,還有近一半學區房。
做個包租公綽綽有餘了!
資產過億了!
唐安感慨了一番,繼續編寫劇本了。
這是唐安的第五部電影,前四部嘗試了3種題材,這次他再次選了一個新的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