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巧帶著三孩子到衙門的時候,先找了個衙役,塞了百文銅錢給他,“官爺,我想打聽一下,婦人可以辦戶籍嗎?”
衙役看著韓巧。
不解的挑眉,“你要辦戶籍?”
韓巧微微點頭。
不管什麼世代,有個在衙門備案的身份,總比啥也沒有強。
看在錢的份上,衙役小聲問韓巧,“你是要辦戶籍買宅子、田地嗎?”
“是呢。”韓巧連忙點頭。
“那辦戶籍得一兩銀子,打點也得一兩,算下來得二兩銀子,你準備好銀子了嗎?”
韓巧點頭。
二兩銀子,她還真有。
衙役靠近韓巧一些,小聲吩咐她,“一會進去,你就說是我遠房親戚,銀子先給我。”
韓巧猶豫片刻把銀子拿出來,遞上去的時候,有些猶豫。
衙役沒好氣道,“我不會貪你的錢,我只是想在典薄大人那邊賣個好,你只管放心,一會就給你把戶籍弄好。”
“對了,我姓顧。”
韓巧帶著三孩子跟在顧衙役身後,娘四人心裡都有些忐忑。
好在顧衙役沒騙韓巧,有他在其中周旋,這戶籍辦的還算順利。
韓氏名巧,寧河鎮人士,永寧三年生人,在白紙上留下自己的拇指印、手掌印,泛黃的宣紙遞到她手中,上面蓋著官印。
韓巧接過的時候,說不激動是假的。
帶著三閨女出衙門後,她帶著她們去了掮客行。
“娘,我們真要買宅子嗎?”孫秀問。
韓巧微微點頭,“我們得為自己準備好退路,以防萬一。”
而且這宅子不能買在鎮上,得買鄉下去。
最好是靠山的那種,萬一活不下去,她還能帶著孩子們進山去採草藥、山貨賣了換錢,日子也能過下去,還能避開孫益明一家子,挺好。
進了掮客行,韓巧詢問了一番,鄉下的房子都不會輕易賣,更別說帶著一點地的了,很多都是村裡族人自己就買下。
從掮客行出來。
韓巧也不氣餒,帶著三孩子去布莊扯布料。
她想著明兒回一趟西山村韓家,稍微試探一下,如果她跟孫益明和離,帶著三閨女回西山村能不能接納她們,讓她們在西山村安家落戶。
只不過回去也不能空著手,鄉下人家最缺的就是布料,所以韓巧多買幾尺布,別的不說,爹孃一人一身衣裳得有。
幾個侄子、侄女也得買點糖、糕點。
去西山村有兩條路,一條山道靠腿走,一條道馬車、牛車可以通行。
鎮上僱輛牛車倒是不難,馬車得提前預定。
馬車跑得快,早上出發,下晌午就能回來。如果孃家不留她吃午飯、說說體己話,還能更早。
布料不便宜,幾身衣裳下來,一兩銀子就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