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細說此事,還得從雲衡月高燒不退後那幾天說起,早前過來,宮靖白就已經跟知府扯開說話了,談及那兩百萬兩銀子的去向。知府的原話,自然都是把他們拿去賑災了,他這官清如水明如鏡,絕不沾用百姓一點銀子。
郭守在這通州為何會罷官呢?因為此人太耿直了,嫉惡如仇,銀子撥下來有兩百萬兩,真拿下來賑災到百姓手裡頭的,還不到一百萬兩。
通州旱情日趨漸重,災銀又少,百姓潦倒,自然多出不少逃荒人。
但通州的達官貴人呢?魚肉樣樣不少,通州吃不上飯,就從外城購入。這麼下來,一個月也得花上不少銀子。
郭守就暗中調查知府那些錢的去向,在吃食上花了不少,在修築他知府府上也花了不少,年頭這知府府被大火燒了,至今找不到罪犯,這事還擱在案上呢,過幾天知府府就開始重新修築,還修得比之前堂皇多了,甚至拆了院牆,還重新給打了幾個院子。
知府的生活過得可是滋潤得很,富到流油。
百姓對這知府也是恨啊,他這大動土的,哪會有人不知道?哦,他們在水深火熱中痛苦著,這知府反倒是過得越發舒坦,可通州這一個小地方,遠離天子腳下,最大的官就是知府了。
想找人告發這知府,連點話語權的人都找不上。
此次來了賑災使,雲衡月求雨備受信任,而通州又是宮靖白的地盤,乾脆就把這些苦水都給倒到七皇子那。
宮靖白就知道這知府,怎麼可能會沒動點歪腦筋?
就從官府的賬房先生開始下手,這賬房先生別看他為人矮小,賊眉鼠眼。官府的賬本都得經過他手,大小收賬一筆不落,那賬本上的兩百萬兩的去向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真賬假賬混在一起,真假不清。
可郭守就知道啊,他一看那賬本就不對,哪條哪條給抓出來問,賬房先生就被押在宮靖白麵前,因他的氣勢所折服,還是嘴硬,“這賬本都是對的,小人一條條都對得清清楚楚。”
“若是說錯了,可是要掉腦袋的。”他悠閒的翻閱著賬本,“知府無過,過都在你,這麼一想,你可放心了?能護著知府大人當個替死鬼。”
汗水從他額上慢慢滑落,他吞了吞唾沫,“殿下,小人...”
“啊,還有一事,本殿記得,私自挪用皇上撥的賑災款,萬死難辭其咎,按這百萬兩的數額嘛,也就是株連九族,挫骨揚灰的事情。本殿記性不大好,郭守,你說,可有誤?”
“回殿下,半點無誤。”
賬房先生嚇得臉都白了,連連求饒,“七殿下,小人錯了,小人都是迫不得已被知府大人給逼的啊。”
整個過程倒是沒花什麼氣力,甚至連刑都沒用上,這賬房先生膽子這麼小,真是給幫了大忙了。
這段時日就是在搜刮著知府犯事的證據,賬房先生做假賬的時候,還是留了個心眼,畢竟這做假賬可不是什麼安全的事,自然是要多一重保障。
之前幫知府做過的假賬都多留了一份證據。到現在也有厚厚一箱子,埋在他自家院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