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言情小說 > 鋼鐵鮮血烈焰 > 第234章 不約而同

第234章 不約而同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對於桀驁不馴之人來說,被迫服從於強者本來就是一種折磨。

秉承“寧為雞口,不為牛後”原則的陳德,這輩子唯一服過的只有他大哥陳道,當然這種服僅限於小時候,等他能夠單幹了也不受他大哥的控制了,至於招安之後的莊子固、史可法、還有魯王朝廷,他和毛雄輝一起去“聽命”只是為了最現實的利益,一旦利益受損,他會撤的比誰還快,岱山、舟山遭襲,他火速撤離杭州戰場就是證明。

正因為如此,所以雖然進入隆武陣營後待遇並不差,但陳德還是覺得相當的憋屈。他現在的軍隊規模已經超過了岱山、舟山遇襲前的鼎升時期,裝備上更是今非昔比,但這支軍隊是被安插了太多眼線、摻雜了太多沙子的,如果他有什麼對南安侯不忠的行為,怕是後果極為悽慘。而這些眼線中他明確知道且無可奈何的,居然是那個曾經主動投靠他的顧三麻子。

“陳不忠,則顧替之”,這種傳言已經有鼻子有眼可信度超過九成了,陳德深知顧三麻子也是野心勃勃,巴不得能取代他的位置,而他現在就算瞅準機會叛離,也只有去給毛雄輝當小弟或者重新白手起家這兩條路,而考慮到憋屈和風險,他並不願意選擇其中任何一條。

正因為如此,當陳德聽說南安侯的寶貝兒子要召見他的時候,那感覺其實是壓力山大的。誰不知道鄭成功年輕有為,非常能打,但誰也知道這個年輕人野心比他爹還大,這番召見,肯定是有非常重要、且不好完成的任務交給他,而這種不好完成的任務,怕不是又要成為顧三麻子動手的契機。

因此當鄭成功以委婉的措辭說出希望陳德滲透毛雄輝的武備製造系統,多偷一些“秘術”,最好把工匠一起偷出來的時候,陳德反倒稍微鬆了一口氣,因為在他原來的預測裡,鄭成功怕是要求他去暗殺毛雄輝和朱倫瓔。

“我準備組建一支無敵的‘鐵人軍’,渾身鐵甲,手持帶刺的大銃,橫掃天下。”鄭成功很明確地說出了他的構想,“當然還要有鐵甲戰船、鐵甲炮車等配合,無往而不利……”如此“高大上”的軍隊顯然不可能單純透過購買來組建,他需要更多的“機關”和工匠,而這些,只能來自毛雄輝。

“想盡一切辦法得到我所要的東西,銀子什麼的都是小問題。”

“末將得令。”

————分割線————

正當名義上牛逼哄哄的“定海伯”,實際上十分鬱悶,處處受制於人,連送給他的侍妾都是眼線的陳總兵為如何偷“秘術”,偷工匠而大傷腦筋的時候,常駐杭州的荷屬東印度公司高階商務費恩範沃肯也有著類似的思考,當然這並不是什麼上級強行委派的任務,而是為了他自己的未來打算。

話說費恩範沃肯在曾經有過一段輝煌的時光,雖然派去幫助“韃靼人親王”的佩德羅馬賽菲略和克裡斯托弗都死球了,而且有大機率是被“明國女巫”咒死的,但這無所謂,反正死的不是他自己,關他什麼事!而和“韃靼人將軍”做成一筆大生意,白花花的銀子賺的缽滿才是真的!後來他又陸續做成了幾筆買賣,最舒坦的時候都覺得弗瑞特裡克科伊不是那麼面目可憎了……但好景不長,當費恩範沃肯發現訂單越來越少,最終毛都沒有了的時候,一切都已經晚了。

費恩範沃肯並不奇怪“韃靼人將軍”從正在交戰……或者至少正在對峙的“前明叛軍”那邊購買武器和盔甲,畢竟在群雄割據,打成一鍋粥的歐洲,類似的事情只多不少。他真正憤怒,無法忍受的是——“卑劣的明國渣滓居然敢偷學我們的燧發槍和板甲工藝,而且……居然賣的更便宜!”

質量上沒有明顯差別,而賣的更便宜就意味著佔領市場,佔領市場就意味著競爭對手的巨大損失。盡管毛雄輝並不對外出售戰船和重炮,導致荷屬東印度公司依然有在杭州存在的意義,但很顯然,相比於動不動數百、上千套購買的板甲、燧發槍,戰船和重炮的市場還是太狹小了一些。

因此費恩範沃肯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脅,也從這種威脅之上,生長出了濃厚的疑惑——雖然有人說明國鎮江伯會驅遣妖獸為其製造兵器,但他其實是不怎麼信的,話說歐洲那邊的巫師、煉金術士他也不是沒見過,一堆瓶瓶罐罐玩些小花招確實挺有門道,但若是讓他們製造火槍和板甲,那還不如直接燒了他們比較痛快。

所以姓毛的那邊肯定有什麼特殊的工藝,若是偷過來不僅可以鞏固自己在公司的地位,甚至賺了大錢後買個爵位來也未嘗不可……但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費恩範沃肯必須滿足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歐洲人和東方人長得不一樣,這怎麼好混進去偷工藝啊?

喬裝改扮?頭發、衣著倒是可以糊弄一下,眼珠子倒是也有黑褐色的,問題是鼻子高這點怎麼掩飾,把鼻樑打斷?所以還是……算了吧……

僱傭明國人或清國人去偷?這倒是可行,可你怎麼保證他的忠誠度?無論是明國人還是清國人都是很狡猾很狡猾的,萬一這貨想領雙份賞錢,到鎮江就把自己的計劃賣給姓毛的怎麼辦?

想來想去,費恩範沃肯還是覺得用荷蘭人比較穩妥,至於荷蘭人怎麼混進鎮江城這一件事,當……當然是以做生意的名義啦。

費恩範沃肯花了一段時間來安排去鎮江的商隊,由於要求的水平較高,挑選“人才”也空前的嚴格。而當這支“群英薈萃”的商隊到達鎮江伯轄地的時候,等待他們的是包圍、查船和強行檢疫。而當這撥子荷蘭人在明晃晃的銃刺逼迫下洗澡洗衣服,哀嚎連天之時,一封“調查報告”已經擺在洛英的桌子上了。

由於産後休養和奶孩子,洛英的工作強度下降了很多,但她依然掌控著由昊天教徒負責執行的情報網,尤其是一些“重大事件”,她會在第一時間得知。

“一夥荷屬東印度公司的泰西人來到鎮江府是麼?這倒是件擴充套件市場的好事,但同樣必須嚴加看管,反正本宮是不相信他們僅僅是來做生意的。

於是乎這些費恩範沃肯精心挑選出來的“人才”,發現自己在鎮江府城屬於最嚴密的看管之下,無論是上街走動、購買食物、還是談生意,總會有一個或多個身影不依不撓地緊緊跟隨,至於滲透到“鎮江軍工廠”內部去,那簡直除非是上帝本人降臨神跡才做的到的事情。至於趁著黑夜翻進去偷點東西出來?呵呵,你以為軍工廠外牆木樁上掛著的幹屍和骷髏是怎麼死的?

所以……這些被費恩範沃肯精挑細選,坑蒙拐騙偷樣樣精通的“人才”,赫然發現自己什麼都幹不了。至於老老實實地做生意,用白銀從鎮江購買火器和板甲……好吧價格是低不少,問題是費恩範沃肯的貨船裡火器和板甲堆的都長毛了,這還買個毛線啊?

這群頭腦活絡的“荷屬東印度公司精英”,還是慢慢找到了生財之道——偷技術是肯定不行了,購買軍事物資沒有意義,所以……所以只能在倒賣民用物資上下功夫了。

歐洲人來到中國,最容易想到的東西顯然是瓷器,這東西買到歐洲去,價格翻上幾十倍是小意思。不過這群荷蘭人在鎮江府卻發現了一些比較特殊的“瓷器”,不是“陶瓷”,而是“搪瓷”。

早在十五世紀,也就是“景泰藍”被發明出來的時候,中國人就掌握了在銅胎上塗覆釉料燒結的技術。而舊時間線上的鐵胎搪瓷發明於十九世紀的歐洲,至於這中間的四個多世紀中,中國的搪瓷工匠都沒想過鐵胎搪瓷麼?並非如此。

在沒有國家主動加大初期投入研發的情況下,技術革新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撞大運,而且這種撞大運還有經濟因素在內——例如一個十七世紀的景泰藍工匠發明瞭鐵胎搪瓷,卻發現這玩意高不成低不就,沒有銅就沒有美麗的藍色倒是有可能有三價鐵離子的紅褐色),高階市場沒了,而這年頭普通老百姓拿個陶碗吃飯就成了,誰要你的鐵胎搪瓷,於是低端市場……也沒了。

正因為無法度過初期的虧錢階段,所以大批大批在後世看來很有意義的發明創造,在古代的混沌條件下胎死腹中。而這個在舊時間線上默默無聞的搪瓷師傅,在新時間線上有幸得到了鎮江伯的資助,經過了數個月的高強度摸索和嘗試,勉強說可以的鐵胎搪瓷技術算是研發出來了。

而這一幫荷蘭人對“不容易摔爛”的瓷器充滿興趣,這玩意無論是賣到南洋還是賣到歐洲都大有可為。除了“搪瓷”之外,還有各種各樣的“青鱗”本質上是熱浸鍍了鋅錫合金的鐵皮件)物件確實不錯,輕便、結實、耐用,還不容易生鏽,於是也購買一批,到時候也好向高階商務費恩範沃肯大人交代。

洛英聽著呂小六有關“紅毛人採購日用物品”的彙報,基本上是放下了心,閉關鎖國斷絕貿易肯定不對,能在己方核心技術不洩露的前提下開闢市場是最好不過的了。但這種放心只持續了一小段時間,因為她很快聽到了新的情報——

“剛田八百屋、骨川三夫、小野康夫前來投奔。”

最新小說: 寒王煞妃 替嫁妻子走後,劍尊道心破碎了 觸控符咒就會穿越 錯折瓊枝 屢戰屢敗的惡毒女配 師姐 師尊今天又打徒弟了嗎 徽影重重 驚!白切黑鼓手竟是雙面釣系! 我的帶球老婆要登基 我的老師有點撩 世子爺,這外室又在給您畫大餅! 我腹肌呢![穿書] 抱緊傅叔叔的大腿 救贖文的大反派,我嗎[快穿] 晴空萬裡,起落平安 樹與蝴蝶 江風不渡我 沈總不愛後,他悔不當初 渣A拒絕結婚後後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