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淳風隨後將意念投入到虛擬世界,進入特定的科學研究模組中,開始繼續進行材料試驗。
時間在研究中飛快過去。
李淳風沒有計算自己進行過多少次試驗,不過無論遭遇過多少次失敗,這一次李淳風都感覺到值得了。
這次他得到了一種材料。
雖然不是他想要的,可以替代磁金的高溫超導材料,但卻是人類夢寐以求很久的材料。
這種材料不僅是一種常溫超導體,而且還是高能物質,是比tnt威力大50倍左右的最強炸藥。
它就是令人神往的金屬氫!
是的,就是這種科學家認為需要在超高壓下,才能生成的氫氣固狀物。
也是人類在2017年曾經在實驗室中製造出來,幾分鐘後又不小心消失了的金屬氫。
可是李淳風這次在實驗中,居然另闢蹊徑,把它輕而易舉地製造出來了。
意念為李淳風帶來的超微磁場理論,讓李淳風在磁場控制方面達到極其精微的程度。
李淳風甚至可以控制原子級的超微磁場。
這次他在進行超微磁場滲透材料試驗中,因為之前曾將所有不能滲透磁場的元素全部剔除,然後逐一進行過試驗,結果都失敗了。
後來在進行二元合金研究時,李淳風無意間誤將不能滲透磁場的氫元素,給加入到某種錳鋁二元合金中,發現竟然獲得了一種很不錯的氫錳鋁合金。
於是李淳風就在這方面繼續進一步的研究。
一次在對氫元素進行磁場滲透時,不小心一次加入的超微磁場數量過多,導致産生了某種磁場約束力,結果發現竟然可以將氫分子轉變成為,一個氫原子分配一個電子,且電子可以自由移動的金屬狀態。
就這麼一次湊巧的誤操作,李淳風第二次實現了人類製造出金屬氫的壯舉。
這回沒有像人類第一次那樣,製出的金屬氫既微小,又難以觀察,最後還不小心玩沒了。
這次李淳風直接在模擬世界中,製成了一顆芝麻大小的金屬氫。看上去居然也是金燦燦的,和磁金幾乎類似。
看來世間珍貴的金屬,都有土豪金本色啊。
李淳風生怕金屬氫也像磁金那樣不容易製成,於是在虛擬世界中又反複進行了模擬生成。
並且體積不斷變大,其中最大的一次,製造出了足球大小的金屬氫。
至此李淳風終於確定,自己製成金屬氫的過程是沒有問題,並且生産工藝非常簡單可靠,是很容易大批次生産的。
不過前提是,他需要對超磁冶煉爐進行一些改動,對核心部件超磁核心進行調整,讓它一次性産生的超微磁場的數量增多,並符合製成金屬氫的要求。
而一旦超磁冶煉爐準備就緒,那麼大量的金屬氫就會被製造出來,由於超磁冶煉爐沒有多少成本,所以這種方式生産的金屬氫非常便宜。
因為氫氣很容易就能獲得,電解水就能得到。
如此以來金屬氫將成為李淳風的“鋼鐵”,甚至可以比鋼鐵還更加廉價。
要知道金屬氫的用途實在是太廣了,它在能源、超導電磁領域、超導粒子武器、大功率發動機、超導計算機等等方面,都將是革命性的。
科學家早有預測,一旦金屬氫可以大規模生産,人類將進入全新的時代。
如今,在李淳風的努力下,這個全新的時代來臨了。
李淳風興奮地從虛擬世界中出來,他立即指令二號,開始製造全新的超磁冶煉爐。
自己卻透過意念製造專用超磁核心,這種超磁核心將只用於製造金屬氫,自己將首先大規模應用金屬氫到各個方面。
所以他開始全力製造超磁核心,幸好在增長了20意念後,自己的意念能力似乎也提升不少,可以形成一定範圍的意念粒子場。
在這個場中,李淳風進行超磁核心的製造變得比以前要容易,且可以批次製造。
一次製造10個超磁核心還是很穩妥的,質量可以保證,用時也最少。
所以經過多批次製造,李淳風製造出足足500個特定超磁核心,可以製造500臺大型超磁冶煉爐,用於全面開啟金屬氫的生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