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開學的日子到了。
從帝國各地返校的學子們,紛紛提著大包小裹聚集在校園門外,原本靜寂的校園,又變得喧鬧了起來。
清晨時分,李東揹著一個雙肩包,向學校走去。
電話響了,李逸拿起來一看,原來是李廣楠。
“李大哥……”
李東剛開口,電話那頭李廣楠的大嗓門就響了起來,把李東震得連忙把電話拿的遠一些。
“東子,你那兩首歌,今晚正式在游魚音樂網釋出上線,晚上哥哥給你慶祝一下,老地方……我找了幾個哥們,還有妹子哦……”
他好容易才掛了電話,然後苦笑著搖了搖頭。
那天李廣楠問他有沒有一些小眾歌曲,李東就拿起吉他唱了“天空之城”和“安河橋”。
沒想到李廣楠那麼粗獷的大老爺們,居然哭得稀里嘩啦,連說:“打到我了……這歌打到我了……”
自從那天以後,李東就被李廣楠引為知己,而且對李東是真的好。
什麼錄歌的錢,哥哥我開這麼大買賣,還差那點破錢,什麼註冊費,你個窮小子哪來的錢,別管了,哥哥幫你辦了。
李廣楠當年也是帝國皇家音樂學院的才子,但就毀在了他的性格上,和前世的李東有些像,加入了一家大的公司,但沒多久就被雪藏起來,最後被一腳踢出公司。
這些年雖然看似磨平了稜角,但是本性其實沒怎麼變,只是藏了起來。
四十幾歲的人,依然和年輕人一樣感性,純純的一個文藝青年。
錄歌開始後,李廣楠彷彿重新煥發了青春似的,整夜整夜的不睡覺,還天天拉著李東一起弄,差點沒把他折騰死。
李廣楠經過多年的磨練,製作歌曲的水平真的很高,也很有想法。
李東對這方面就差了很多,好在他有前世的記憶,強烈要求安河橋配樂中,加入了馬頭琴、古箏、非洲鼓和華夏鼓,為此兩人還爭執了起來。
因為李東堅持,李廣楠拗不過他,於是就找來了幾個樂手,他自己負責非洲鼓,廢了很多功夫才將安河橋的編曲工作做完。
但是聽到最後的合成效果,李廣楠又被感動了,當中間那段馬頭琴旋律進來的時候,哭得稀里嘩啦的,說他彷佛聽到了靈魂裡的故鄉。
反正李東是聽不出來文藝青年的感受。
但這個伴奏也是當年李東最喜歡的版本,不知道為什麼,聽到馬頭琴的聲音,他就抑制不住的想哭。
除了錄歌,李廣楠天天晚上還領著李東,去附近的一個音樂串吧喝酒。
那裡是一幫文藝青年聚會的場所,都是和李廣楠差不多年齡的人,一群不修邊幅的老青年,從事著各行各業,唯一相同的是都有著一顆文藝的心。
這個世界,文藝青年絕不像前世那樣,是一句罵人的話。
也沒有那麼多矯揉造作的偽文青,把文藝當成一種消費品,就像名牌皮包上的ogo或者某部豪車的鑰匙,只要擁有了,便顯得自己多麼優越。
好像穿著爛大街的帆布鞋、棉布裙,聽著爛大街的小眾音樂,就自認是一枚文藝青年了。
至少李廣楠他們是真的文藝,他們沒有文藝青年的外表,卻非常感性、脆弱,有著豐富的精神世界。他們看到了漂亮妹子,也會猥瑣的偷看幾眼,但卻都能緊緊的守著自己心中的那份純真。
李東對這樣的一群人,並不反感,但也不想活成他們那樣。
他去了幾次也和這群人混熟了,就這麼不知不覺的混進了文藝青年的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