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3章 默劇
空中的烏雲層層疊疊,悶熱的午後令人致鬱,對街的走獸一閃而逝,院中的草木橫屍臥體。面前的茶盞一片死氣,旅店的住客分分離離,雨夜前夕的時光總是如此窒息,彷彿萬物皆喪失了本意。
在寒鴉城貴族區內某棟小別墅裡,一個名為伊莉西婭的少女把身體蜷縮排沙發,地上堆滿了書籍。
吟遊詩人的唱詞傳入耳中,伴隨著伊莉西婭輕輕敲擊床榻的細小響動。窗簾或許由於陰雨天而被早早拉起,房間裡一片死寂。少女回憶起昨晚才在酒吧欣賞的默劇,她咧了咧嘴,但卻只能發出刺耳的聲音,似乎怪病尚未徹底痊癒。
伊莉西婭平日裡幾乎很少出門,因為她討厭自己天生的缺陷,更無法忍受那些看似憐憫,實則鄙夷的目光。
父母雖說爵位不高,但怎麼說都是世襲的貴族。因此伊莉西婭除了這棟小別墅之外,可以說與孤兒無異。
但好在她的記憶力很不錯,適才能以抄寫古籍謀生,雖然不多,但基本生活還是能滿足的。
“孤獨是絕對的,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孤獨”,婉轉且飄逸的文字浮上心頭,伊莉西婭坐了起來,如往常般默默聆聽著窗外的喧鬧。
不同的年代,同樣的孤寂,少女抿了抿嘴唇,不由得回憶了起曾經的自己。那是相同孤獨感下的共鳴,更是殘缺人生的慰藉。
曾幾何時,她也如普通人般邁進託兒所,卻始終是大家眼中的異類;她也如普通人般走進學院,卻常年作為調侃的物件;她也如普通人般熱情善良,卻不時收穫著“好心人”的禮遇。
最終,她看透了一切,但無奈著、掙扎著繼續如此生活,始終在承受著異樣的目光,常常祈禱自己能喪失聽力,因為只有那樣世界才算真正清淨了。
一個人如果天生敏感,或許意味著她可能懵懂無知。諸如少女這樣的自閉性格,在感情上的際遇不但屈指可數,並且真心實意的追求者更是寥寥無幾。
在起初經歷過幾次失望的戀情後,少女轉而開始享受起獨自一人的清心寡慾,因為反正終是落花有意,倒不如瓣羽化鋒,斬斷一切浮情細語。
伊莉西婭不喜歡寵物,也不喜歡植物,更不喜歡寄情於物。每每看著鏡子中的自己,她總是會甜甜一笑,然後幻想著在某天,那不知身在何處的王子突然出現,用最堅實的臂膀將身體挽起。
一張畫像,半句再見,塵封的記憶,再用眼淚把過往溫習無數遍。為何不放,既是過往雲煙;想要遺忘,怎麼總在掛念。
心裡住著的那個少年,臉龐在逆光中若隱若現,只不過對方的家世本就要比自己優越,更何況對方還是個聰明人,未來定然要繼承家族生意。在反觀自己,不過就是個被父母遺棄之人,若是加上自己尚未痊癒的怪病,一切幻想自然都該隨風逝去。
窗外不知何時飄起了雨,伊莉西婭的腦海中突然多出一幅畫面。在未來某天,那個少年會再次闖進自己的世界,然後在某個如這般陰雨連綿的午後,彼此迷醉著依偎入眠。
即使不被理解,不合群,即使沒有朋友,即使快樂與悲傷只能夠與自己分享,那又怎樣。人生的美好就在於我們永遠猜不到何時會出現那樣一個人,會被彼此的孤獨所吸引,愛上對方的全部,包括精神上的缺陷。
如果有人被這樣的孤獨吸引,那便是負負得正的完美結局,只因孤獨才是孤獨者的唯一解藥。
細雨在風中亂竄,晶瑩的水線掛在屋簷,溼佈下的黃豆抽出嫩芽,飯鍋裡的熱氣緩緩消散。
來往行人的竊竊私語是伊莉西婭與外界僅存的聯絡,更是她不至於脫離正常人的源泉。筷子插著鵪鶉蛋,紅燒肉的香氣掛在齒間,她一邊繼續抄寫著古籍,一邊琢磨著今夜該用哪瓶酒入眠。
越沉默就越孤單,她不能正常的透過社交來獲取心靈慰藉,只能在夜深人靜時與自己對話,直至這個孤獨的靈魂遇見另一個孤獨的靈魂。
她喜歡收集書籍,就彷彿精神寄託般。因為她總是覺得書中的故事完美而虛幻,每本書都是一個獨立的世界,使人流連忘返。真實與否並不關鍵,重點在於閱讀之人那身臨其境般的快感。
這樣陰鬱的夜晚正是她難得的外出時間,站在寒鴉城酒吧門前,她整理好心情,努力裝出一副熟客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