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曉得戚家在皇城的宅子,竟然讓國公府的人霸佔著呢。
問了老王妃身邊的嬤嬤,才曉得為何國公府的人能有機會住在戚府。
還偷偷摸摸搶佔了。
不就是覺得戚家遠離皇城,又都是高潔志遠的書生,不屑為了個宅子,和他們爭來鬥去。
“也是奇怪呢。”
落枝不解:“郡主,這座宅子是很華貴,可是以國公府的地位,想在皇城買座像樣的宅子,也不會太難。”
“為何非要賴在這裡,哪有正經人家會住在主院上鎖的宅子。”
“他們還把牌匾給換了,真把這兒當做自家了?”
也是不怕戚家的人,忽然來皇城。
“那兒,就是原因。”
虞黛映也是第一次來戚府,這裡是祖母孃家的宅子,祖母十五歲及笄,就遠嫁扶桑郡。
那會兒戚家跟著舉家離開,在扶桑郡安居,必然將在皇城的家產都安置妥當。
把這宅子給當年尚未是皇親國戚的鄭家借住,也是外曾祖父對這個宅子的安置。
卻不曾想,鄭家見戚家逐漸和皇城斷了聯絡,戚家的宅子又在深巷裡面,便是他們住在這裡,也沒人知曉。
待鄭家飛黃騰達,成了皇親國戚,悄悄將宅子的牌匾換成了鄭家,自然無人知曉原先這是戚家的宅子。
他們為何非要搶佔戚家的宅子,她大概知曉些緣由。
“堂堂國公府,自然是不缺宅子住的,可他們缺藏書閣。”
虞黛映看向落了重重灰塵的藏書閣,緩步朝著走近,輕輕一推,門便開了。
入目皆是擺放整齊的書,飛撲的灰塵還有些嗆人。
揮了揮灰塵,就近拿起一冊蒙塵的書,輕輕拍了拍,瞧著熟悉的字跡,眉目都不禁柔和。
“戚家乃書香望族,傳承了數百年,族中瑰寶可以說數不勝數,要說最為珍貴的。”
“自然,也就是佔據了一半主院的藏書閣,這裡面的書皆是戚家一代代子孫,嘔心瀝血之作。”
“正是有這些書,戚家的書生揚名天下。”
“當年戚家歸隱弘農,帶走了需要子孫後代傳承的書。”
“後外曾祖父搬去扶桑郡,也帶走了重要的書。可這麼大的藏書閣,才兩次搬家,哪能搬空。”
落枝聽著,能懂了,瞧著裡面還有好多書呢:“戚家的書墨字畫可是千金難求,何況這麼大屋子的呢。”
“鄭家又原先是商賈之家,不能讀書科舉入朝。”
“他們只能捐錢謀些職位,族中才有起勢。後來鄭老爺子雖說得先皇重用,可他的兒孫們卻保不住官位。”
“還是國公爺幫著那會兒奪位的皇上招兵買馬,成了皇親國戚。”
“可商賈在朝中不易立足,同世家大族沒法比,想當官還得有見識,那自然要讀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