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科幻靈異 > 藍光記事 > 正文 11.一望千年(2)重要章節

正文 11.一望千年(2)重要章節 (第1/2頁)

在等待的光陰裡,傅玉姝的時間都打發在工作和對家人的照顧上。她有些內向,不可能喋喋不休地同家人說過多的話,怕給他們造成心裡負擔。郝秋巖能騰出時間來,就陪她聊聊天,即使坐著不說話,也會減輕她生活中的苦悶和不愉快。這些乾巴巴的理論,並不是真需要探討的,但傅玉姝感到心裡暖暖的。

傅玉姝把鼻樑上的眼鏡向上推推,用尋星鏡觀測了一會兒太空,心裡有一種隱隱,“即使能看到某顆恆星爆炸,似乎聽不到一點聲音。”

郝秋巖解釋,“從看到某些星體‘爆炸’,聲音傳到地球,至少需要上百萬年的時間。聲音是以波的形式透過空氣震動而傳播,由於太空中沒有空氣的存在,沒有粒子來感知聲音,那種寂靜是無止境的。即便是太空中的大爆炸,也不會有一點聲音,只不過是觀感罷了。”

“密歇根大學的一位愛因斯坦獎金獲得者魯本斯•瑞斯,在《科學快報》上發表論文稱:“黑洞吞噬恆星的過程中,在黑洞強大引力下碎裂的恆星物質,會在黑洞周圍形成一圈物質吸積盤。這個吸積盤溫度會不斷上升,並在此過程中發出輻射,此時我們就能在距離黑洞本體非常近的位置上,觀察到X射線波段的輻射訊號。隨著這些物質繼續向著黑洞中下墜,就會發出半規則的訊號,也就是我們所探測到的訊號。”

“我知道,‘磁星體’是巨大的恆星爆炸後的殘留物,不停地向外界發射電磁脈衝,聽起來就像是‘心跳聲’。”

“跟所有的新思想新問題一樣,這些都需要新認識新解釋,不會引起太多的不安,這樣就可以改變慣有的情緒的方向。”

“地球人類的航天事業,總會從模糊的前景轉變為清晰的路徑,並不斷的嘗試,找到更新的突破口。航天並非是碰碰運氣,遇到困難就退縮。現在談談各個行星的速度,不得不承認,還能夠完全正確地知道天文學上的細節,不過用了多少分鐘,多少秒,多少毫秒。”

理解和溝通就像春天的溪水一樣,流淌進孤獨者的心田;寂寥的時光,寂寥的人生,有一位仗義的朋友就足夠了。郝秋巖知道,傅玉姝始終堅強地支撐著生命的歷程,如此強大的精神力量是令人欽佩的。不敢把談話的內容擴大,以及涉及的範圍,只有不含帶情感色彩的科學語言才能夠打發她單調的生活。

感到一陣熟悉而又新鮮的喜悅感,無限的能量帶著他上升,郝秋巖,“地球人類應該認識到這一點,我們的火箭帶著飛船突出地球的重力重圍,把我們的基地建設物資放置在月球上、火星上。在那一刻,登陸的航天員可以忘掉在那裡等待他的不是自由,而是事業中最艱鉅的責任。”

“是,地球的宇航員正在經歷著一次次嚴峻的考驗。”

痴迷地盼望接收到來自外太空的訊號,一直等待米棣傳回的資訊;儘管是一顆流星,也要令他們興奮一段時間,似乎流星會攜帶某種資訊。心總是在劇烈的震動中平息下來,又一次在沉寂中燃起,拼命支撐,始終在現實與夢想之間來回跳動。好似無盡廣闊中一陣陣陳亙低沉的回聲,在訴說著亙古以來的奧秘;億萬年所經歷的滄桑變遷,用一絲絲的漣漪去傳送不朽。

天文臺觀測員值班一般都是夜間,除非是太陽觀測可以是白天工作,否則所有的工作都會在黃昏後、日出前。應該是非常辛苦的工作,好在[781]輪流觀測的人員較多,能夠得到充分的休息。在月球背面的天文觀測站,可以獲得沒有人為干擾的安靜的觀測,也可以獲得地球上間歇期的影象資料。隨著中國月地工程的進展,這項計劃,馬上就要實施了。

每當深夜,多麼希望能收到安慰的聲音,‘我在這裡’。似乎看到那個帶有呼吸的身體,聽到他的吶喊。期盼久了,用心久了,就容易產生幻覺;然而,外太空看到的,終究是恆久的星光。傅玉姝休息了一會兒,重新戴上耳麥,也會同空間站裡的宇航員聊天,減少他們枯燥的太空生活。

星空神秘未知,軌道高度為400—450千米的偌大的空間站在太空裡漂浮著。在太空中睡覺,身體稍微彎曲成弓形,比伸直平躺著舒服。睡袋外面是淺藍色,裡面是白色,頭部有防護,還配有艙內噪聲和光線的耳罩、眼罩。劉海泉在睡眠中醒來,脫離睡袋,整理完必備的太空工具,緩緩地飄進穹頂光學艙。彼此鼓勵著:

傅玉姝,“海泉,輪到你值班了。”

劉海泉,“是,要努力。”

“加油!”

“加油!”

劉海泉坐在這臺機器後面,在這片遙遠的領土上,最牢固的城堡中,進行著神聖的科學實驗。在太空工作的宇航員需要勞逸結合,這樣才能完成繁重的太空科研任務。當清晰而又微弱的空天訊號傳來,目光在銀河中不停地奔波。(空間天文觀測: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負責太陽觀測,對太陽耀斑伽馬射線的能譜做非常精確測量;中科院國家天文臺負責X射線全天監視儀,進行巡天觀測;中科院高能物理所負責中子星極端天體物理與新技術探索試驗,研究中子星X射線偏振和能譜。光學艙類似‘哈勃’太空望遠鏡,視場是哈勃的300倍。巡天號光學艙是一個天文觀測為主的空間望遠鏡。)

傅玉姝摘下耳麥,扭頭看看郝秋巖,臉部出現倦怠的表情,她說,“回去吧,明天還有工作。”

郝秋巖迷迷糊糊地回答,“這就回去,注意觀測。”

劉海泉聽到無數微小的金屬撞擊聲,他有所警覺,聽到的聲音來自空間站外面。他在自己的位置上,凝望聚焦在眼前的光線,帶有金屬光澤的薄片同樣是幻影。這是航天員每天例行的工作,每個細節都是在地面演練了無數遍,太空科學便在這無數次的重複裡產生。心情平靜下來後,把注意力集中在實驗的過程裡,完全忘記了周遭的一切。

空間站這個平臺的研究不僅限於天文、物理專業,也包括醫學,生物學領域。宇航員們雖然吃的都還不錯,環境不錯;但相對高的二氧化碳濃度和並不是好聞的氣味,還是容易讓人不舒服。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即使是經歷嚴苛的訓練的宇航員,依然會感到難受。倘若有一些新鮮的蔬菜,或者有活生生的植物生長,對於緩解太空裡的生活壓力是有幫助的。在空間站的有限空間內,利用新型環境箱,以保證空間植物研究的生長環境和實驗條件。

劉海泉漂浮到環境箱前,看著幾棵大白菜鬱鬱蔥蔥地成長,而且要比地球上生長的速度和質量要好很多,他的心裡別提有多麼醉人的美,頓時感到全身都在輕鬆。他有了進一步的思考時間,而對這種太空生活也習以為常,在太空裡的思考,完全是在地球上兩種層次。

“玉姝,當聞到大白菜釋放出來的那種清香,真是讓我迷醉,這種感覺,在地球上是沒有過的。”

“是呀,是一種新的生命意境。”

“生命裡很多東西都不重要了。”

他又朝著穹頂的光學艙飄去,“在空間站裡觀測地球是一項長期的專案,我們生活的星球是多麼的美麗,而且讓我們瞭解到,在時間的推移下我們星球存在的變化。知道嗎?包括地面的長城,有多麼的偉大!還有自然變化下的颶風,洪水和火山噴發。”

“是,在太空裡的思維會更寬闊。”

此時,空間站被朦朧而流轉的紅光籠罩,這股變幻不定的光芒透過舷窗一直延伸到劉海泉的頭頂。傅玉姝感到怪異,急切中發出尖叫,“海泉快看。”

劉海泉在愣怔中緩緩抬頭,“看什麼?”

傅玉姝用手比劃著,“你頭頂上。”她急得要蹦起來,手指著螢幕:“UFO,外星人。”

空間站裡轉體並不靈活,完全轉身時,只留下一點點蹤跡。劉海泉雖沒看真切,卻被空間站的監控裝置完整、清晰地記錄下來。

最新小說: 科學霸權 六零國營小飯館兒 我真的不想當巨龍 沉潭棺 重生之逃出渝水鎮 重生第一天,被病嬌魔神騙婚了 玄學大佬在星際擺攤後,她爆火了 道御蒼生 師尊就是充電寶 奪取神格 傳奇從指環王開始 快穿之被夫君懲罰的第n次 我給天庭換個規矩 錦鯉農女,靠繫結天道系統種田養娃 一代潛龍 霍格沃茨晶石學教授 治癒的隨筆推薦 生存遊戲已上線 模擬修仙:屬性全點仙緣了 洪荒之萬法仙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