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是什麼?
只見前面有大量鐵球,鐵球一端連著引線,引線已經被點燃。
是震天雷!
清軍騎兵們驚呼起來,匆忙勒馬。
衝在前面的清兵想要調轉馬頭回去,以躲避震天雷。
但是,已經來不及了。
“爆爆爆…”
密集的爆炸聲響起。
伴隨著一陣猛烈的氣浪,很多人和馬被炸得血肉模糊,慘烈無比。
在爆炸中,還迸射出無數的鐵片砂石,帶出強勁的力道,漫無目地的向四方胡亂激射,擊打在馬匹上,擊在清兵的鐵甲上、頭盔上,發出銳利的聲響來。
在宋朝時,就已經發明的震天雷,這是近代手榴彈的前身。
由於技術的限制,那時候的震天雷,重量最輕的亦有差不多十斤,可用火點燃,就地爆炸,比如守城時從城牆上向下面投擲。
由於重量過大,如果是步卒拿著震天雷向前方投擲,根本投不了多遠,無法像手榴彈那樣採用單兵投擲。
民國至現代的手榴彈,重量只有一斤多,能投擲出30米便是及格,一般單兵投擲距離是30米至50米。
要讓震天雷不傷及自身,最少要能投擲出二十米距離。
明末的技術比宋朝改進不少,姜鑲讓大同火器局製作的震天雷,重量五斤半,仍然還太重,就算是力氣比較大的人,亦無法確保能投出二十米以上。
即便如此,姜鑲亦可將震天雷靈活使用。
在出發前,他已經對火器局火藥方面的人做出要求,要對震天雷進行改良,向小型化改進,確保爆炸威力的前提下,把重量降低至四斤以下。
如果能減輕到三斤多,可選拔力氣大的人用於投擲震天雷,投擲出二十米外應該不成問題了。
在震天雷的爆炸聲中,清軍被炸的異常慘烈,很多清兵一時間被炸的有些懵了,心中更多的是恐懼。
那四百餘清軍騎兵,被炸得只剩下不足五十人。
卓布泰被三塊鐵片射中,兩處在身上,一處在臉上,疼痛難當。
“啊…”
卓布泰捂住臉上傷口,大聲嚎叫著。
————————
“炸得好!炸得好!”
“炸死這幫龜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