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一葉黃金 > 第九十三章 用心識香道

第九十三章 用心識香道 (第2/2頁)

古人說,好茶妙在其味,最重其“香”。唐宋之時,古人制茶為了增加香味,大都喜好在茶葉中摻入香料。《大觀茶論》中也有“茶有真香,非龍麝可擬”。但古人更重視的還是茶的自然香味,也就是“真香”。茶葉又稱作香茗,天賦的各種芳香物集中於葉中,就成了香氣;經現代科學分析,茶葉中已發現的香氣成分有二三百種,不同的香型是香氣物質的組成所不同而已。若是按茶葉的香氣型可分為毫香型、嫩香型、花香型、果香型、清香型、等等;倘是將茶葉沖泡後就會有淡香、奇香、異香、天香、醇香、芳香、馨香等等……可以說是妙不可言。

農天一在識香氣上有自己的看法:茶的產地不一樣,加工製作不一樣,所稟香氣也不一樣,所以品辨茶香,不僅僅是一件極具美感的清事,也是一件極具快感的雅事。當然,也是須鑑、須品、須充分發揮審美聯想後才能感知其香、其美。

其母說,這種茶味之香,香得嫩、香得甜、香得純、香得潤、香得真……

如果不是用心去品嚐、聯想,何以能找到這種香氣美感;倘若以此感覺品茶,其茶香之美無疑可增十倍百倍矣。

明人袁宏道對茶的香氣也作出了精妙的品辨鑑賞,他認為,茶中有草氣、豆氣、花氣和金石氣;而草氣遜於豆氣,豆氣遜於花氣,花氣遜於金石氣。草、豆、花諸香氣尚可以嗅覺品辨而得,而金石氣是“無氣”,只能是純以風格美感來代替嗅覺。著重茶香之格調而輕茶香之氣味,真可謂是品茶香而入神了。

茶是幽靜,茶須細品;而香只有淡,才能引導品茶者進入玄悟冥想之幽靜。所以溫庭筠《西嶺道士茶歌》中說:“疏香皓齒有餘味,更覺鶴心通杳冥”。

疏香也,淡香也。疏香才能留齒間而有“餘味”,品茶之體默運靈心品此餘留香味,於是也覺“鶴心”悠然而遠,淡然而微,幽然而玄,漸漸通於香冥清虛之仙境。

古人將茶分為“真香”“蘭香”和“清香”等,然茶還有一種獨具魅力的“冷香”。這種茶的“冷香”,是幾乎難以形容的。

這種奇特的香,可以是“暗香浮動月黃昏”的暗香;也可以是“嫣然搖動,冷香飛上詩句”的冷香,翠葉吹涼,玉容消酒;還可以是“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的恆久之香,一寸就有千縷……

儘管茶抑或茶香中的學問無窮,奧秒無窮;但是,那香在其苦的紅茶也好,香在其澀的綠茶也罷,其香必是先有王者之香,香濃而淳,如君臨蒼生,大氣磅礴;而後又有隱者之香,香幽而蘊,如幽谷之蘭,清洌沁人……

慢、閒與靜,是茶道與香道的共同要點。而在品的過程中,每一次的細膩感受都是相當重要的。當茶與香交融時,需要我們在身心寧靜的狀態細細品味才會有驚喜的發現。

自古以來,香道與茶道就是密不可分,兩者相互相容,而不統一。

品香與品茶,都有個鼻觀的過程。

巫青正在與子女談香道:

鼻觀,是對香味的直接把握,準確嗅出香的甜味、涼味、苦味、清香、奶味等,為感知香味打好基礎。

香品,宋人即有“清、甘、溫、烈、媚”五品之標準,而茶品也一樣有各種不同的香型,如花香、果香、木質香、陳香等,品茶“香、清、甘、活”的標準也早已廣為人知。

農天一和農天琴專心致志聆聽,時不時點頭稱是。

巫青繼續講道,香品與茶品對香韻也很有講究。當香品的香氣飽滿時,會直至喉部,所以會有喉韻的感受,繼而擴散在胸腔,流蕩在體內。

優質的茶品,也講究“韻”這個字,如觀音韻、高山韻、巖韻等等。

巫青深有體會地說,要想茶道和香道有感覺,最關鍵要夠靜。在操作的過程中,能放下心中事,讓身體得到放鬆,使自己的心靈得到安寧,慢慢從香氣中感悟人生。

在一爐好香與一壺好茶營造的芳香世界中,人就可充分感受到鼻孔的順暢、咽喉的甘甜、身體的舒適、心靈的清淨,體驗一把香茶文化的獨特魅力。

“春自山中採,香宜爐裡煎”。當和煦的春風拂面,山巒的茶園翠綠時,或坐於松竹之間清談允日,或迎對皓月清風賦詩鳴琴;在空廓、寧靜、清雅的世界裡細品茶香。

杯中泛起的淺碧、流淌出的陶醉,彷彿把人帶到翠微深處、雲際山剎的詩化境界,此時,就會感受到茶之中和、茶之幽遠、茶之靈慧、茶之清韻、茶之香美……

最新小說: [蝙蝠俠]老爺到我碗裡來 漫威BOSS 未來科技代理人 重生之小龍女,遊走諸天 丞相微時妻(雙重生) 假千金拒絕做妾,囤糧滿倉度荒年 開局一個“碗” 快穿萬人迷:綠茶女配爽翻了! 快穿:炮灰女配不想參與你的劇情 慘死後重生在七零,開局先刀養妹 穿書後和宿敵的CP爆了 穿到女男平等的世界後素人出道了 穿成反派攝政王的寵婢 穿成惡毒長姐的養娃攻略 道觀繼承人她穿書後在當召喚師 重生年代好年華 重生被阿姐搶走人生後,我樂了 金手指對我無效 魔姬今天也在撩漢[快穿] 大明國醫:從九族危機到洪武獨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