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辰一到,皇帝親自揭幕,只見一隻高逾丈三、口大如缸的銅鼎閃著金光呈現於神、人之前,眾人嘖嘖稱羨,上前細瞧,鼎身刻著一條矯健的游龍在一片祥雲中穿梭,周圍是四方鬼神和各種珍禽異獸,可謂千姿百態,惟妙惟肖。
正當眾人眾神懷著崇敬之情,欣賞巨鼎和上面的圖案時,忽然天空中濃雲密佈,擋住了陽光,天色很快陰暗下來……
大家都以為要下雨了,誰知一道金光穿透雲層,一條披著金甲的神龍破雲而來,它的尾巴和下半身託在雲中,腦袋靠在寶鼎上,長長的龍鬚順著鼎足垂到地面。
黃帝明白:這是自己完成了人間使命,上天派神龍來接他上天,於是他縱身一躍,跨上龍背,飛回天庭。
人間百姓捨不得黃帝這樣賢良英明的君主回去,大夥就扯著龍鬚不讓走,結果扯落了好多龍鬚,儘管如此,黃帝和神龍還是飛走了。
據說這龍鬚落在地上,便生出許多細小修長的小草,遍佈於荒山野嶺,荊山先民就把這草叫“龍鬚草”。
農家起屋的時刻到了。農旺年挺講究的,信心滿滿地搞了一個隆重的開工儀式:
首先,他請來天鹿禪寺的和尚唸經做法,祈求平安和順,建造圓滿,住宅安適,護佑農家。講的是一個功德圓滿。
其次,農旺年帶著家人燒香磕頭,擺上果蔬,敬谷酒,拜天地,繞地三圈,然後,燃放爆竹,一副虔誠的樣子……
農旺年不斷地在嘴裡念道:“土地爺啊,保佑我們一家人平平安安!”
最後,就是前來賀喜的人了,有親朋好友,有遠道而來的客商,大家齊聚在一片荒地上,期盼新屋早日落成!
蓋房子期間,農旺年請了木匠,雕刻匠,石匠,泥瓦匠,雜工,等等,可謂人員眾多,工程浩大。主要工匠在當地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這樣,可以確保房屋建造的質量和水平,同時又能保證工期,按時完工,不留遺憾。
為了讓建造房屋順利實施,他又專門請了幾個廚子,一心一意為工匠們做飯,搞好後勤保障,這些幫工全部吃住在農家,其目的是讓他們安心做事,確保新房施工進度。可謂一片苦心。
由於建造工期安排得當,人員合理分工,加之材料準備充足,所以,只用了一年多的時間,一棟嶄新的、氣勢非凡的農家大院就這樣大功告成!
從起屋、蓋新房到落成的全過程,可以看出,農旺年的計劃能力、實施能力和統籌能力超群。
新宅落成,是一件大喜事!農旺年大擺酒席,宴請親朋好友和鄉親們,農家一派喜慶祥和。
新宅建起來後,附近的村民前來一睹雄姿,大家發出一陣陣讚歎。從此,農家的茶業也隨之興旺起來。
蓋新房、做茶棧,徐才運也是沒少出力。他對農旺年說,這些年的辛苦沒有白費,做了好事,有好事在。
這恰好印證了那句老話:只要你一心一意做好事,總會獲得成功。
農旺年對於“三濟堂茶棧”的經營,也是下足功夫。
這時,農家有毗連兩座院落,用於茶棧大大小小有十餘間房,由於院子寬敞,茶箱、茶袋多,需要將它們壘積起來,於是就隔成一間間小房子,外觀似茶堆,實際上可當作小房間。
茶棧內有木床、棉被、蚊帳,整理一下,就可以住人,吃飯隨時到茶棧內廚房購買,十分方便。隨著時間的推移,茶商、製茶工、雜工多起來,也帶動了其它副業發展。
不久,三濟堂茶棧便成為當時唯一集茶園、茶葉加工作坊、茶店於一體的大茶商。三濟堂茶棧主要經營毛尖、黃茶、仙子茶等品種,其中,以三濟堂毛尖、黃茶最為出名。加之農家茶品優、信譽好,生意越做越大。
此時的三濟堂茶棧,正順風順水,經營蒸蒸日上。這樣又過了兩年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