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柱跟隨皇帝多年,也是皇帝竭盡全力才保下來的少數親信之一。
“陛下,新君登基,當大赦天下,以示皇帝恩澤,穆公公此言甚是。”
蓬柱的插話及時阻止了皇帝的怒火,皇帝盯著穆公公,穆公公低著頭一言不發,過了會,皇帝的神情才漸漸和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好吧,蓬柱,立刻草擬一個大赦天下的詔書,交給尚書檯。”皇帝停頓下,略微沉凝又補充道:“五年前謀逆案中的反賊不赦!”
穆公公心中微微一顫,五年前的謀逆案正是太子監國期間發生的,太子一舉抄滅了十幾家士族,其中首犯興陽杜家則被滅族。其實這個案子穆公公心裡非常清楚,甚至連怎麼發生的都清楚。
所謂的謀逆其實根本不存在,當時的太子現在的皇帝監國,姚果提出平田疏,要求整理天下田畝,然後根據太祖制定的均田令,徹查門閥士族的蔭戶奴婢,其目的是為下一步徵收士族門閥的租稅提供依據。
姚果的目的被士族察覺,士族拼命反對,朝堂上爭執不下,太子於是強行在興陽試行,興陽士族以杜家為核心,抱團反對,法令推行困難重重,在此期間,負責推行的縣令忽然暴斃,太子派人調查,執行調查的便是姚果,姚果很快拿出結果,縣令死於謀殺,兇手沒有抓住,但有證據證明是杜家指使的。
於是,興陽謀逆大案爆發。
可穆公公卻知道,那證據是偽造的,姚果為了排除平田障礙,收買了杜家的下人,出面指證杜家,而這個下人其實便是內衛,穆公公請示皇帝后,暗中配合。
興陽杜家被滅門,可結果卻讓太子,甚至皇帝非常意外,士族們的抵抗更加強烈,朝堂上的政爭更加血腥,杜家逃脫的家將私兵展開瘋狂報復,而士族階層則為他們提供掩護。
風暴的中心,興陽士族,他們的反應則更加強烈,很短時間裡,姚果受到六次暗殺,太子憤怒之餘,採取強硬措施,於是又有十幾家士族被牽連進去,興陽高平任城,人頭滾滾,鮮血染紅了興陽河。
血腥卻沒有壓住士族,士族的反抗更加強烈,興陽發生叛亂,姚果被包圍在縣城裡,求救的信使不斷派到州城,可駐軍就是不動,士族更是暗中為叛軍提供糧食軍械等物資。
叛亂漸漸向高平任城蔓延,眼見著又是一場內亂,泰定皇帝才果斷出手,終止了改制,撤了姚果,可對叛亂的興陽叛軍則沒有手軟,堅決平定了。
皇帝還記得興陽杜家,這個罪魁禍首,即便大赦天下,卻沒有赦免他們。
“穆公公,各地內衛全數動員起來,密切注意各地駐軍,還有藩王,特別是齊王秦王他們,給朕將他們盯死。”
“老奴領旨。”
穆公公憂心忡忡的退下去了,皇帝眉頭深皺,蓬柱低聲提醒道:“這些年朝廷上下對內衛的非議越來越多。”
皇帝沉默了會才說道:“我知道,現在不急,看看再說。”
蓬柱沉默的點點頭。
皇帝還記得先帝在病榻上的話,以內衛監控群臣,內衛是皇家的耳目,也是皇帝的利刃,即便不喜歡,也不要輕易動。
可,這柄利刃要掌握在信任的人手裡。
穆公公出了房間才將胸口的那口氣嘆出來,皇帝年青,還是性急了,朝政那有那麼容易的,他沒有忘記興陽謀逆案,士族何嘗又忘了,他們正看著新君的動作。
大赦天下,順便赦免了興陽案中牽連的門閥士族,這等於向士族階層釋放一個訊號,讓士族安心,可皇帝卻偏偏沒有領會他的心思,這也同樣釋放了個訊號,士族都知道皇帝要做什麼了。
捏捏袖中的辭職信,穆公公再度嘆口氣,掌控內衛,權力很大,沒有在這個位置上待過的人不知道,這個權力超乎想象的大,但又是一個極其危險的職務,佔據這個位置的人必須要有皇帝的絕對信任。
先帝對他絕對信任,可新君呢?沒有,不是他的忠誠有問題,而是皇帝不會相信他。
就像先帝當年為太子時,他便在先帝身邊伺候,太子身邊也同樣有太子宮的首領太監。當年他想將自己的徒弟派到太子宮中,可這個安排被當時的皇太后給破壞了。
現在,他要想全身而退,居然是這樣難。
喜歡天蒼黃請大家收藏:()天蒼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