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在街上走了一圈,儘可能打聽當年九州帝國與鬼族人之間的戰爭,而得到的答案卻各不相同。
有的人說,九州帝國敗於內部鬥爭,想要回家的人和想要繼續戰鬥的人發生了激烈的爭鬥,甚至連他們最敬愛的武皇陛下也因為這場爭鬥而駕崩,故而狼狽撤退。
有的人說,九州帝國就是被鬼族人堂堂正正地打敗了,這一點毋庸置疑。阿西米亞島的環境非常惡劣,只有鬼族人能夠適應這樣的環境,故而能打敗人數和裝備都優於自己的九州軍隊。
然而馬上就有人反駁了這種觀點,因為九州帝國的入侵直接把無面消滅得差點絕種,讓一直備受打壓的鬼族人得以喘息的機會。換言之,即便不適應阿西米亞島的環境,九州軍隊也依然展現出了強大無比的戰鬥力。
還有的人說,九州帝國之所以撤退,完全是因為阿西米亞島不具備佔領價值。帝國的武皇陛下在視察了阿西米亞島全境後,認為這樣偏遠蠻夷之地,即便佔領下來,治理的成本也非常高,故而選擇了退兵。
至於說什麼死了幾十萬大軍,純粹是子虛烏有,是鬼族人編造出來,給自己臉上貼金的說辭。
當然,這其中也不乏程子昂剛剛聽到的說法,那就是鬼族人動用了可怕的巫術,直接毒殺了幾十萬九州軍隊,使得九州帝國全面潰敗。
這一類說法的資訊很統一,基本上都是死了幾十萬大軍,而且九州帝國的武皇陛下也因為這樣的巫術而駕崩。
這些說法基本上屬於坊間傳言,基本上屬於越傳越離譜的型別,所以程子昂也不敢完全相信這些說法。而偏偏鬼族人又沒有修史的習慣,導致他們對當年發生的大事瞭解不多。
想要真正地瞭解這場戰爭,最好的辦法就是到九州尋找相關史料。九州之所以被稱為東陸文明之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非常熱衷於修史,把歷史上的很多重大事件全都記錄了下來。
要知道九州武風盛行,而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卻依然有那麼一批讀書人,認認真真地記錄歷史上每一件大事,即使後世的人都看不懂,他們也沒有因此放棄,這不得不說是一種非常寶貴的精神傳承。
程子昂繼承了影敕的記憶,而這個影敕也不簡單,他不光是修煉者,也知書識字,所以透過他的記憶,程子昂自然也學會了九州的文字,並記下了一些影敕曾經讀過的史書。
九州的史書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地方,那就是非常公正客觀。即使是九州帝國入侵其他文明的戰爭,九州史書也會老老實實地記錄,並冠以徵屠的名義對其進行諷刺,從不會為其修飾。
之所以會有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修史的基本上都是讀書人,而發動戰爭的卻多為修煉勢力。這些讀書人非常厭惡修煉勢力發動的戰爭,因此在史書中對其大加批判。
而他們之所以敢那麼寫,是因為大多數修煉者,包括上位者,基本上都是半文盲狀態。史書上只要不是明著罵人,這些傢伙根本就看不懂。
所以久而久之,九州史書就形成了一種陰陽怪氣的寫法,看似褒獎一件事,實際上是在用諷刺的手法對其進行批判。讀書少的人根本就看不出來,只有飽讀詩書之人,才能一眼洞察其真正的含義。
所以,從這方面來看,如果想要了解九州帝國入侵阿西米亞島的戰爭,九州史書毫無疑問是最佳的參考物件。雖然這一類史料可能依然存在視角的侷限性,但是總比坊間流言要可信得多。
不過目前程子昂他們可沒有這樣的條件,所以只能綜合這些說法進行梳理,並提取出一致的地方進行對照。
三人一直折騰到了下午,這時天空中再次被烏雲覆蓋,眼看又要下雨了,所以他們也只能往回趕。
“結合所有說法,基本上可以肯定的是,九州帝國與阿西米亞島的戰爭,九州帝國確確實實是戰敗了,而不是主動撤離。至於陣亡幾十萬人,我認為這個說法有一定的合理性。”走在路上,白月一邊捧著筆記本,一邊用筆在上面比劃說道。
“有沒有這麼一種可能性,那就是九州軍隊登船返回大陸的時候,遭遇了迷航和海難,導致幾十萬大軍命喪大洋。大陸上的人等不到他們,所以認為他們都在島上陣亡了?”程子昂捏著下巴分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