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爾並沒能勸說伊川斐投降,但良玉府內部隱瞞了伊川斐病逝的訊息,秘不發喪,堅持抵抗。
無奈之下,武家官員只能去請白龍鳳長公主前往勸降。
這是伊川斐兩兄弟的母親,也是伊川慶的夫人。武家逼宮之前,她剛好住在宮內,所以幾乎見證了所有的經過。
不過對於武家的請求,白龍鳳出離地憤怒,不僅破口大罵,並將前來勸說的內官全部轟出去。
其實想想就知道,她怎麼可能會同意武家的請求。自己已經失去了丈夫,白龍鳳很清楚兩個兒子投降的後果,所以堅決反對。
雖說武家完全控制中央,但他們對皇族的人還是比較客氣的,畢竟現在都搞成這個樣子,再亂殺皇族的人,這天下豈不是徹底亂套了。
不過令他們感到慶幸的是,這樣的僵局並沒有維持太久。半個月後,在尹州領兵作戰的伊川序,在經歷大小上百餘戰後,最終被武家大軍聯合絞殺。
作為東盛九州的第一高手,他死的並不虧。因為為了對付他,武家甚至出動了自家的老祖宗,也就是所謂的元嬰境大能。依靠元嬰境的實力碾壓伊川序,最終將他殺死。
隨著伊川序陣亡,堅持抵抗的尹州軍逃的逃,投降的投降,武家軍隊在付出沉重代價的情況下,最終取得了勝利,成功抵達盛元乞蘭,包圍了城外的良玉府。
而在良玉府內,伊川斐的死訊最終還是洩露了出去,府內頓時人心大散。
武家大軍三天發動進攻,最終成功攻克良玉府,府內上下幾千人全部被屠,伊川氏積攢的家底也被掠奪一空。
在文家與武家的攻守上,武家最終成功佔據上風,正式宣告他們奪取了屬於文家的全部政權,達成了伊川斐預設的第一個目標。
接下來,就該是武家自己胡搞,把自己玩死的時間了。
而情況也不出洛爾所料,隨著武家入主京輦,首先坐不住的,就是那些商人們。
因為文家朝廷與他們有利益上的關聯,他們的大部分投資都投向文家,以換取朝廷給予的好處。
而今武家當道,自然不會承認商人與朝廷之間的利益交換,這就觸及到了這些商人的核心利益。
所以,一聽到武家完全奪取朝廷的訊息後,九州境內的商人群體們就開始躁動起來。
歷史不會倒退,誰也不想回到那個武家統治的時代,尤其是這些商人在享受過文家朝廷所給予的關照後,他們更是對之前的生活無比神往。
武家入主京城後,就開始大規模誅殺伊川氏的族人,企圖將他們從尹州徹底抹除。
很多伊川氏的子弟被武家滅門,明面上的正統血脈幾乎斷絕。但仍然有很多分支甚至是正統血脈隱姓埋名,散佈在九州各地。
想要找到這些人可不容易,就算保持現有的搜尋強度,武家也至少得花上四五年的時間。
伊川氏一貫執行的策略獲得了回報,雖然這個家族名義上已經從九州徹底抹除。但是在民間,依然有他們的族群所在,時刻等待著入主尹州。
伊川氏是文家的主心骨,只要伊川氏沒有四絕,那文家就絕不會絕跡,這才是武家如此畏懼伊川氏,急於將他們滅族的主要原因。
隨著武家穩固地位,他們開始清洗其他州郡的文家勢力,這些文家官員或被入獄,或直接倒戈向武家表忠心。
總之,整個東盛帝國,儼然一副變天的樣子。
對於武家而言,在京城內清除文家存在痕跡還不夠,最令他們感到畏懼的,還是那兩支被文家派遣出征的新軍,以及那支空中艦隊。
直到這時,他們才猛地發現,這兩支新軍和艦隊並未按照設想的那樣返回盛元乞蘭,而是盤踞在北州和雲州兩地,虎視眈眈地盯著京城。
理論上來說,作為邊境領的修真士族,雲州的高風氏和北州的九雲氏應該也都是武家一方才對。
但仔細想想,好像又不太對。
無論是高風氏還是九雲氏,都與文家存在著密不可分的聯絡。當武家重新開始審視這兩個強大的州姓後,就明顯有了一絲微妙的感覺。
高風氏和九雲氏,真的是自己的盟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