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說,託託的理解有一定的道理。
五心圓陣為了避免友軍誤傷,最佳的選擇當然是原地固守,每一個旗陣都負責指定的方向,確保友軍不會處於自己的射界之內。
一旦要移動,那五個圓陣無論如何都要解散重整,否則根本無法協同推進。
但是這樣一來,就給了伊帕騎兵可乘之機。
因為只要不是圓形陣,就必然會存在薄弱之處。而伊帕騎兵最擅長的,就是迂迴攻其薄弱。
所以託託覺得,既然自己進攻吃虧,不妨擺出防禦的姿態,誘使敵人解陣出擊。
但很快,他就會因為自己這個錯誤的決定,狠抽自己幾耳光。
因為他理解的確實不錯,五心圓陣確實無法移動。
為了對抗伊帕騎兵,這個陣型捨棄了大量的優點,著重於反衝擊和火力發揮,所以一旦設立,確實無法移動。
但這並不意味著九雲霜就無法主動發起進攻,因為別忘了,他還能指揮鯤舟艦隊呢。
所以當他注意到伊帕騎兵開始回防結陣,擺出捱打的陣型後,他就立刻命令鯤舟艦隊對敵人的陣型進行火炮輸出,自己則繼續按兵不動。
他的想法很簡單,也很不講道理。
自己就擺出防禦的姿態,任由敵人騎兵來衝。
我好不容易組成的精妙陣型,你怎麼敢不衝呢?
如果確定敵人不會衝陣,他就會直接命令鯤舟艦隊進行火炮輸出,追著敵人打,直到他們受不了主動反擊衝陣為止。
如果敵人選擇暫避鋒芒,撇下他們逃走,那就更簡單了。
九雲霜會命令所有人登艦,追著敵人打,或者尋著他們撤回的路線,去襲擊他們即將抵達的下一個聚落。
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字,拖,就硬拖,拖到敵人全都衝陣覆滅為止。
這是九雲霜能想到的,用一萬步兵對抗伊帕三部的最佳方案。
當然,其實最佳的方案應該是不打。
不過既然文家朝廷已經有了自己打算,那軍隊就需要為朝廷的戰略目標努力做準備。
從這裡也可以看到東盛軍隊和妖族軍隊對待騎兵的態度,一方是極力希望敵人騎兵主動衝擊自己的陣型,另一方則是極不希望敵人騎兵衝陣。
雖然都是線列步兵,但是雙方所面對的敵人卻並不相同,所以採取的策略也會大同小異。
妖族軍隊面對的是東盛騎兵,以衝擊力見長。
東盛騎兵騎著高頭大馬,平均高度都超過了兩米五,衝擊起來非常有震懾力。所以妖族軍隊十分畏懼東盛騎兵,即使裝備了火槍,也依然不是東盛騎兵的對手。
而東盛軍隊所面對的伊帕騎兵,其胯下的伊帕馬種,相較九州馬種要矮得多,以耐力見長。
所以東盛軍隊並不是特別畏懼伊帕騎兵的衝擊,尤其是當敵人幾番衝陣無果後,東盛軍隊對於伊帕騎兵的畏懼,更是所剩無幾。
天空中的鯤舟開始分散開來,調整好腹部的炮口,然後相繼開火爆發。各種實心炮彈和石子彈噼裡啪啦往下砸,給了伊帕騎兵迎頭痛擊。
伊帕騎兵的機動性很好,當注意到天空中的鯤舟調整炮口時,他們也開始反覆機動,致使許多炮彈基本上落空。
不過除了火炮發射的實心彈和開花彈,天空中的鯤舟還發射出一種帶著冒火尾巴的圓滾滾的炮彈。
這種炮彈從鯤舟被投射出來,冒著火星和白煙咕嚕嚕地滾落進伊帕騎兵的人群當中。
伊帕騎兵初看到這玩意,完全沒當一回事,權當沒有發揮出威力的實心炮彈,但緊接著,他們又要後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