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就別跟你父親置氣了。你在此地多待些時日,我去勸勸你父親,也順便給你的軍隊找些補給。你要是有空的話,就回家看看吧,也不一定是去見你父親,去看看你哥哥也好。”
“多謝母親相助。”
“我們母子之間幹嘛如此客套,我也希望你能打個漂漂亮亮的仗,這樣你的仕途肯定能更順利。”
說著,高風鈺慢慢從椅子上站起來,不緊不慢地說道:“那麼,我也該回去了,這將軍的位置,我可不敢多坐。”
“母親這是什麼話,母親在上,我怎敢安坐正堂呢。”
應該說,文家朝廷確實給了九雲霜一些時間,讓他在北州逗留。不為別的,就為了勸說九雲氏出兵相助。
朝廷的算盤很精細,讓九雲氏出兵幫朝廷打仗,這樣朝廷就可以將盡可能多的兵力調往北昌。
至於,讓地方軍隊出兵協助朝廷對外作戰是否合理,這隻能說各有各的道理。
原則上來說,朝廷可以徵調九州境內任意軍隊執行作戰任務,這其中也包括了私立九千營。
所以,名義上並不存在所謂的私兵。
所有的部隊,無論是九千營還是邊境守備部隊,都是隸屬於東盛朝廷的軍隊。
但事實上,相較於兩百多年曆史的文家朝廷制度,九州的私兵制度可是存在了上千年之久。
所以,對於這些實際的地方領主而言,私兵就是私兵,是隸屬於自己家族的軍事力量。
雖然名義上朝廷確實可以徵調他們的九千營,但事實上真的這麼幹的還真沒幾個。
其實可以看到,就算是文家鼎盛的現在,朝廷也不敢直接下詔,命令九雲氏出動九千營出境作戰,而是要用這麼一種婉轉的形式,迫使九雲氏出兵。
朝廷實際上可以調動的,只有中央軍。
但是即便是朝廷可以直接徵召的中央軍,也還是摻入了大量的武家分子在其中。
所以朝廷一次次將中央軍外派作戰,或者執行地方平亂作戰。
這支軍隊就像長滿了蝨子的野獸,不斷地磨蹭,直至遍體鱗傷,目的就是為了把這些蝨子全都刮掉。
於是在西天外戰爭中,文家朝廷藉助了妖族軍隊和西陸人的力量,直接集中地將所有的蝨子全都刮掉,進而促成了後來的軍改。
軍改後的中央新軍,不再繼承文帥武將的制度,一心要將所有的武家分子全都排擠出去。
所以他們大量裝備威力巨大的火槍和火炮,使軍隊的戰鬥力快速恢復到改革前的狀態。
除此之外,文家朝廷還大量徵召了平民加入軍隊,甚至包括奴隸。
尤其是妖族人,妖族人的加入使得武家天然反感,不願與這些人為伍。這就有點像渾身沾滿泥漿的野獸,即便是蝨子也難以接近。
可以說,文家朝廷一方面在整合自己可以實際掌握的軍事力量。另一方面也在謀劃著削藩,或者沒收各九千營的指揮權,使天下再無私兵。
但後者難度顯然高了不止一個級別,而且一不小心就會導致九州俱反。所以在處理此類問題時,文家的態度就是小心再小心,就算慢,也不要險。
如果兵員充足,朝廷大可不必用這樣的手段迫使九雲氏出兵。
但事實卻是,朝廷的新軍剛剛組建,就要面臨兩場戰爭,不足幾乎是必然存在的問題。
對於文家朝廷而言,集中優勢力量解決最大的心頭之患,毫無疑問是最優選擇。
所以,他們決定將新軍主力調往北昌,解決這個文家朝廷最大的心頭之患。
新軍主力的總指揮依然是高風氏的人,意圖其實也很明顯,如果高風揚實在撐不住,高風氏也絕不會坐視不理,而是會直接從雪境關處境,馳援高風揚的戰鬥。
但不管怎麼說,只要主力不敗,那就沒必要輪到高風氏出兵。
事實上,文家朝廷一直希望憑自己的力量解決偽朝的問題,所以不是特別想依賴地方私兵。
但北州的情況就不一樣了,既然主力東征,能撥給九雲霜的兵力就少得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