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你們母子聯手來氣我的吧。”
九雲政呼吸有些急促,想來有些氣急攻心了。
“父親若當真這樣想,那就姑且這樣認為吧。”
九雲克明顯露出了失望的神色。
看到兒子的表情,九雲政的心境明顯再次動搖了,隨後陷入漫長的沉思之中。
到底應該以家族利益優先,還是應以國家利益優先?
這個問題對於洛爾等人來說,根本就不叫問題。
但是對於東盛九州各大門閥士族而言,這就是一個要命的問題。
一直以來,這些門閥士族奉行的政策,都是以家族利益作為優先選項。
但這樣一來,也就使得國家支離破碎。雖名國家,但其政體鬆散程度,與西天外的艾比西恩相比不遑多讓。
東盛帝國建立以後,名為文家的政治團體,就一直在汲取各大門閥士族的利益,匯聚於朝廷。
所有天然本應屬於各大門閥士族的利益,被文家朝廷以各種各樣的理由和方式剝奪。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各地的徵稅權力。
在東盛帝國以前,九州王朝所能徵稅的區域,僅限於直隸的一小塊土地。九州的稅賦全都被各大州姓門閥以及宗門所壟斷。
當然,這些得利的門閥士族和宗門,也會擠出一部分利益讓予朝廷,維持朝廷的基本運轉。
因為他們很清楚,秩序的持續,有利於他們的發展,以及利益的掠奪。
所以,東盛帝國之前的王朝,真的可以用乞丐封建主義、窮比王朝來形容,真就撿垃圾吃的。
而東盛帝國的成立,尤其是文家朝廷的建立,一掃朝廷往日頹勢。
文家朝廷透過合縱連橫,遠交近攻等方式,迫使各大州姓不得不認同朝廷的政策。
門閥士族和宗門霸佔的土地不斷被朝廷收回,其稅收權也大部被朝廷收回。
現階段,朝廷的徵稅雖然依然依賴地方門閥,但所徵稅賦,朝廷必須要拿大頭,這些徵稅的門閥只能拿小頭。
而且他們也不能將稅賦轉接到佃戶身上,因為朝廷設立了監察機構,負責九州各地的輿情收集處理。
文家朝廷的步驟,有點像溫水煮青蛙。
慢慢的,不知不覺的,這些門閥士族就意識到,自己越來越離不開文家朝廷所建立的這套體系之中。
想要在體系之中繼續存活,就需要遵守體系內的規矩,而規矩,則是由文家朝廷制定。
文家朝廷對這些頑固勢力的做法,可以用一個詞來精準形容,那就是馴化。
當然,武家顯然不喜歡這個形容詞,因為這會讓他們顯得跟蠻夷一樣。
文家朝廷不光在馴化這些頑固勢力,同時也在積極馴化治下臣民,當然,對外的口吻應該叫作教化。
文家不斷將自己嵌入九州社會的方方面面,使得上至門閥宗門,下至三教九流,都無法擺脫他們所制定的體系,這就是文家朝廷的厲害之處,同時也是他們的魅力所在。
但是朝廷變了,民眾變了,社會變了,但某些門閥宗門卻依然固執地保持著固有的思維,拒絕擁抱革新。
對於九雲政而言,是否出兵,幫助朝廷對外作戰,就是新舊矛盾的體現所在。
應該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所以,無論是民眾還是門閥大姓,都要以朝廷利益為優先順序,這就是文家所奉行的新觀念。
但是對於九雲政這樣,從舊時代步入新時代的人而言,這樣的問題讓他內心十分矛盾。
九雲克如此態度,倒不是說他也認可以私兵助王軍的做法,只是純粹想幫自己的弟弟罷了。
兄長九雲影去世時,視他如己出的高風鈺悲痛欲絕,大病一場,臥床足足三月。
這件事深深地刺激到了九雲克,他不像再看到自己的兄弟出意外,更不想看到母親的身體出現什麼異常。
所以他也顧不上其他的了,就算朝廷就是想借九雲氏軍力打擊伊帕,他也不得不從。
“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