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伊川斐任命的時候,九雲霜內心其實一直很忐忑,總想著如果借不到私兵,自己該如何應對伊帕騎兵。
雖說父親顯然不會坐視不理,放任自己被伊帕軍隊消滅。
但萬一呢,萬一父親真的狠下心來呢。那樣一來,對於自己而言,身死事小,但王師敗績卻是大事。
但跟程子昂經過長達一個月的討論研究後,他已經有足夠的信心,敢僅用一萬步兵,去對陣伊帕三部的幾萬騎兵。
致勝的關鍵,來自於他們所乘坐的鯤舟,這是他們之前一直沒有想到,但是對於伊帕三部而言遙不可及的戰略工具。
先遣隊很早就表示過,文家朝廷對於鯤舟的運用過於保守,只是作為交通工具使用,而不是真正將其視為兵器。
事實上,鯤舟就是東盛軍隊最完美的戰爭兵器。
只要有鯤舟在,東盛軍隊可以無視任何山川河流,關隘城池。只要他們願意,他們可以在任何時間襲擊任何地方,依賴地面部隊防守的敵方根本無法應對。
也正是基於鯤舟的存在,所以程子昂才會建設性地提出蛙跳戰術,依靠鯤舟迫使敵人,即使在地面上,也猶如身處大海中的島嶼一般,不得不叢集固守,而不是相互聯合支援。
東盛帝國的檄文詔令直接是直接傳給伊帕三部首領的,不是秘密突襲作戰。
所以,想必此時的伊帕三部也早已進行了戰爭動員,開始集結兵力於前線。
九雲霜打算直接繞過前線,連續襲擊三大部的後方補給中心。如此一來,伊帕三部必然會放棄前線回援。
這時再擇眾出擊,挑最弱的打敗。如此一來,伊帕三部的合縱連橫必然土崩瓦解,三部兵力開始各自龜縮,形成事實上的孤島。
到了這個階段,再逐一攻克,即可消滅伊帕三部的兵力,降服這個草原上的遊牧民族。
也正是基於以上的策略,所以九雲霜才敢打包票,僅用一萬步兵戰勝幾萬騎兵。
對於他來說,家族的私兵只能算一種補充。
他希望父親能出兵,與伊帕三部騎兵在前線對峙,這樣他就可以安心襲擾後方,不至於一開始就遭遇主力,面臨決戰。
但就算要不到,他也覺得不是特別要緊,只要自己打得夠快,撤得夠快,伊帕騎兵也同樣奈何不了他。
所以,當九雲政表示明確拒絕後,九雲霜想都沒有,當即打道回營。
他倒不是真的生父親的氣,只是覺得沒必要在此浪費時間,還是早早開拔出關比較好。
不過雖然他不生氣,但九雲政卻是要氣炸了。
九雲政沒想到,自己這個引以為傲的兒子,居然已經變得那麼陌生,凡事都站在朝廷的立場考慮問題,而不是站在家族的立場。
九雲政有這種想法不足為奇,因為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這些州姓們都是隻考慮自己的利益,很少會顧及朝廷的利益。
也是文家出現以後,這種情況才慢慢扭轉過來。一些大姓也漸漸開始考慮到朝廷國家的利益,但大多數時候都是因為,朝廷的利益與自家利益攸關。
像九雲霜這樣純粹的人實在少見,所以九雲政才會覺得他腦子有些不靈光。
看到父親盛怒,一旁的九雲克一臉的無奈,猶豫好久後,才小心翼翼地說道:“父親,不妨讓母親前去說說,或許能叫回小弟。”
九雲霜來打招呼的時候,他的母親高風鈺就站在一旁,母子倆只是對了一下眼神,雖然沒有交流,但彼此卻已經知曉對方的心思,這就是所謂的知子莫若母。
聽到兒子的建議,九雲政看向一旁的妻子,高風鈺臉色不太好看,冷冷地說道:“兒子與父親鬧矛盾,反而由我這個母親來做說客,這不太合適吧。”
“母親,你就勸勸小弟吧,別再和父親唱反調了。”九雲克無奈地祈求道。
“我覺得霜兒說得沒錯,既為人臣,當行朝令。家主何故以私犯公,以利犯義呢?”高風鈺毫不客氣地說道。
“你,你也要氣我不成...”
九雲政臉色再次變了變,氣得呼吸都急促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