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上四條,請容許在下赴皇都與父親商議。在此期間,煩請諸位安心留居寒舍,以表伊川氏厚待之意。”伊川斐跪地俯身,大聲說道。
“那就有勞少府了。”洛爾輕輕點點頭,這次沒再扶起伊川斐。
其實伊川斐的反應讓洛爾有些驚訝,他以為伊川斐會毫不猶豫地答應他的要求,卻不想對方會提出先與父親商量這個前提。
因為在潛意識裡,洛爾總覺得,伊川斐其實是有許諾自己提出條件的權力的。
他看似身居閒職,但是瞭解了他的身份的人都知道,伊川斐可謂是集萬千權力於一身的人。
權臣長子、皇親國戚、武皇近侍。這三個條件,普通人哪怕佔據一條,都足以權貴一時,且榮及後世,而伊川斐三條全佔。
雖說東盛帝國明合暗裂,但無論是文家還是武家,仍然尊奉白龍氏為帝國唯一皇統。
所以,即便武皇已經成為事實上的工具人,但是他的詔令依然對武家勢力具有約束性。
畢竟誰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公然起身反抗武皇的統治。因為那就意味著,東盛九州將迎來新一輪洗牌,如此一來,武家內部會首先展開廝殺,爭奪新的排名。
所以就算武家想要推翻現有秩序,也不得不走程式,尋找白龍皇族的族裔作為棋子,反對現任武皇。
當然,他們能想得到,文家集團自然也能想得到,而且做得更絕。
在文家集團的控制下,白龍氏一族極難開枝散葉,現任武皇僅育有兩女,如果不出什麼意外的話,下一任武皇極有可能會從這兩位公主當中選出。
而且帝王宗作為武皇設立的特務機關,祖傳的職責就是清除對武皇有威脅的繼承人。
所以在帝王宗勤勤懇懇的工作下,凡是未被文家集團掌控的白龍氏族人,幾乎全都被帝王宗滅了口,以確保不會有人可以威脅到現任武皇,進而影響到他們對於權力的掌控。
也正是因為權力的高度集中,使得文家集團可以對東盛帝國繼承的弊病,進行大刀闊斧地切割,令整個帝國煥然新生,使國祚延綿兩百餘年。
要知道在東盛帝國以前,九州建立的王朝幾乎沒有哪個可以撐過兩百年。國祚平均算下來也就一百年出頭,相當於一個元朝。
新生的王朝,幾乎不到五十年就開始病入膏肓,到七八十年左右就已經回天乏術,世家大族只得相互攻伐妥協,重新建立一個新的王朝。
而且最為諷刺的是,因為王朝更迭過快,而且敗退的王朝後裔幾乎都沒有好下場。這就導致了那些世家大族不敢主動奪取權力稱帝,而是集體商量,推崇一個小家族甚至是寒門成為帝國皇族。
九州現有的門閥大姓,除了新晉的伊川氏,和流民構成的安鄉氏以外,其他州郡的大姓都苟活了好幾個朝代。他們佔據一方,不斷推送新的皇族組建王朝,毀滅以後再重建,如此迴圈反覆。
也正是基於以上的傳統,所以當文家集團登上歷史舞臺後,他們的穩健一度讓這些州郡門閥很不適應。
畢竟他們都習慣了朝立天子,夕伐餘孽的日子,突然到來的安穩生活,反倒讓他們顯得無所適從。
然而也正是這份安穩,讓不少大姓巨閥心甘情願地接受文家集團的統治。畢竟人心都是相通的,安於現狀,誰也不希望總是活在一個動盪的年代中。
文家集團最大的貢獻,莫過於設立了除修煉體系以外的階層進階通道。那些無法修煉的人,完全可以透過讀書考試,成為帝國的官吏,實現階層的躍升。
階層躍升通道的敞開,幾乎讓文家集團立刻就成為了絕大多數普通人眼中的救星,文家集團也理所當然地獲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援。
雖然文家朝廷的高層依然被世家大族把控,但先遣隊一路走來也看到,得益於文家的選拔機制,越來越多的平民有機會成為帝國的官吏,比如西和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