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線勝利的訊息傳到大後方,鈴蘭等人振奮不已。因為此戰的勝利,基本上標誌著東盛軍隊在西天外的戰略徹底失敗。
此時的妖族軍隊已經控制了南西天外三分之二的土地,接下來,他們就將要面對佔據剩下三分之一的東盛士族,以及他們的私兵九千營。
當然,雖然東盛軍隊元氣大傷,但也並非完全沒有抵抗的餘地。配合士族的九千營,這些人還是能對妖族軍隊構成非常打的威脅的。
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上臺以後,鈴蘭就開始積極運作。她首先拜訪前鋒雲頂的兩大妖族,雖然沒能從他們那裡獲得實際的支援。但是卻打通了從西天外通向大陸西北草原的通道。
於是妖族人的使者便穿過千峰雲頂,來到了位於大陸西北的草原上,見到了被東盛帝國稱之為西戎的伊帕,與他們進行友好交流,並奉上了關於九州關內的各種情況。
妖族人這麼做目的很明確,就是希望伊帕主動襲擾東盛帝國的邊境,給東盛帝國施壓,迫使他們早日撤掉西天外的軍隊,去對抗來自西北的威脅。
之前說過,東盛帝國的周邊並非安然祥泰,東北的北昌帝國打著復興的旗號,一直都想入主九州,恢復昌帝國的輝煌。而西北的伊帕也因為貿易談判告吹,開始不斷襲擾帝國邊關。
在這種情況下,東盛帝國的遠征就顯得有些不理智了,國內不斷有人勸諫撤掉部署在西天外的軍隊,專心防守帝國西北和東北。
不光是朝廷的文官有這樣的聲音,那些邊境州計程車族們也在不斷向朝廷施壓,要求撤離西天外的軍隊,幫助他們協防邊關,否則光靠他們的力量根本扛不住。
當然,這些世家大族財大氣粗,麾下猛將如林,說扛不住肯定是在扯淡。但是不管怎麼說,能不用自己的人就儘量不用自己的人,畢竟打仗又耗錢又耗人,對於這些士族而言根本划不來。
原本入侵西天外就是幾個世家大族攛掇導致的,文官只能過過嘴癮,一時半會也沒辦法把軍隊叫回來。但是現在連其他士族也開始起來唱反調,於是朝廷就開始有了行動。
之前的戰爭,雖然東盛軍隊擋住了妖族軍隊的反撲,但朝廷還是撤掉了半數的軍隊回國,負責防守邊境。
如今隨著戰爭失利的訊息傳入國內,東盛朝廷終於扛不住了,決定正式撤軍。將所有部署在西天外的軍隊全部撤離。
這個決議依然有士族反對,因為他們的家族就在西天外開荒,這東盛軍隊撤離了,他們可就直接暴露在妖族軍隊的威脅之中了。
但是大勢已去,這幾個士族的反對聲音無法動搖朝堂的一致意見。於是在東盛軍隊經歷慘敗三個月後,東盛帝國正式宣佈從西天外撤軍,軍隊佔據的所有城池據點全部放棄。
訊息傳來後,佔據西天外的東盛士族反應比妖族人還要快,立刻接管了東盛軍隊放棄的城池和據點,同時開始招募壯勇擴充他們的九千營。
需要說明的是,一直到東盛帝國撤軍,他們與艾比西恩也依然處於交戰狀態,並未簽訂停戰協議。
其實想想也知道,妖族人不可能會與東盛帝國簽訂什麼停戰協議,因為南西天外最後的土地還被東盛士族佔據著,不搞定他們,即便是鈴蘭也沒這個魄力敢宣佈和平。
士族的九千營之所以叫九千營,是因為東盛帝國明令規定,私兵不滿萬則免。不過在這種特殊情況下,東盛朝廷卻預設了這些盤踞西天外計程車族的做法,放任他們招募壯勇擴充兵力。
盤踞西天外的東盛士族一共有三家,在東盛帝國宣佈撤軍的一個月後,這三家士族已經徵募了超過五萬人的軍隊,加上他們原有的部隊,滿打滿算也快要到十萬人了。
這其中有不少人是偷偷跑來應徵的東盛軍士,也有想要來混口飯吃的征夫農民。當然,主要的兵力來源還是九州移民和鄰國鳳虞的山越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