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戰,九州線列步兵表現出了強大的戰鬥力,無論是射擊還是拼刺刀,他們的實力又要遠遠高於東盛守軍。
得益於完善的後勤醫療體系,很多受傷的人得到了及時的救治,避免了大出血感染等原因死亡。於是就出現了這麼一種有些尷尬的局面,那就是大南東安攻城戰中,在陣亡計程車兵數量中,被自己人槍斃的人數反而佔大頭。
這些傢伙進城跟土匪一樣,到處劫掠燒殺,儘管入城前已經三令五申,但還是有很多人違反。對於這些人,雲姬也一點都沒客氣,管你是妖族人還是九州民,一旦違反全部槍斃。
在雲姬的鐵血震懾下,這些軍人終於老實了,大南東安城的居民也終於得以保全,不再受兵匪之害。
拿下大南東安城的訊息傳到子夜寧,鈴蘭大喜過望的同時,隨即命令洛爾一行人前往大南東安城,進行輿論宣傳和誘勸工作,讓城中的九州民歸順妖族。
其實大南東安城並不難攻陷,如果一年前妖族軍隊,沒有被東盛軍隊阻擊導致全軍覆沒的話,那他們是可以拿下這座大城的。
很顯然,一年後的東盛軍隊更加費拉不堪,連續兩波阻擊全都以失敗告終,城池也最終淪陷,這應該也是東盛軍隊不斷戰略收縮的結果。
前往大南東安的路上,洛爾一直都在想,東盛帝國為什麼要入侵西天外。即便是隻涉獵過策略遊戲的玩家也知道,控制一塊飛地有多麻煩。
雖然東盛帝國擁有龐大的空中艦隊,但是畢竟他們的城市農田都在地上,敵人從地面進攻的話,他們飛得再高也無濟於事。
而且從這一系列戰爭可以看得出來,東盛帝國對使用鯤舟非常謹慎,一年多前他們的鯤舟艦隊在西天外失利以後,洛爾就再也沒有見過東盛帝國的鯤舟,甚至連妖族的偵察報告也沒有提到。很顯然,似乎從那天開始,東盛帝國的鯤舟艦隊就全面退出了西天外。
想了很久,洛爾也只敢下一個大概的猜測,那就是緩解國內的人地壓力。
從已知的資訊中,洛爾瞭解到,東盛帝國是一個典型的門閥統治的國家。只是和地球不一樣的是,東盛帝國的門閥是武力門閥,依靠修煉者維持自身統治力。
這有點類似於漢末魏晉時期,晉武帝司馬炎的太子天天被大臣說很純質。儘管他很憤怒,但也只能把這些人罷了又複用,拿他們一點辦法都沒有,這就是非常典型的門閥統治的形式。
士族門閥最典型的特徵,就是兼併土地,將原本土地的農民變為佃農。於是就會出現這樣一種詭異的局面,九州擁有廣袤的良田,但卻沒有一畝是屬於農民的。
如果這個時候人口再不斷增長的話,那人地矛盾就會變得異常尖銳,稍微處理不好就會導致民變。
不過但看異世界這個環境,估計民變也起不了多大的風波,畢竟士族門閥擁有絕對的武力碾壓。這就跟手持十字弩的民兵對抗高達一樣,根本就不是一個武力檔次。
但是不能因為說起不了多大風波就選擇無視,否則朝廷就會失去存在的合法性。對於士族門閥而言,朝廷誰當家都一樣,但是皇帝可能不會這麼想。
如果以上所有的例子都成立的話,那東盛帝國入侵西天外的動機就可以理解了。
總的來說,入侵的動機有那麼幾種:第一,東盛帝國的朝廷想要維持其執政的合法性,就必須要解決人多地少的矛盾。而在不觸及士族門閥利益的前提下,解決的方案似乎就那麼一種,那就是殖民擴張,將西天外作為帝國的飛地。
同時,與妖族不斷交戰,也可以消耗一部分人力。歷史上,東盛軍隊只要戰略收縮,就會扔下大量的征夫農民,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就相當於把這些人扔在這裡自生自滅了。
其次,想要維持朝廷的執行,就需要討好這些士族門閥,最好的辦法就是幫助他們打下西天外的魔晶礦,這樣這些門閥就可以控制住這些魔晶礦,不斷向自己的家族源源不斷地輸送更多的魔晶,以求家族修煉出更多的高階修煉者。
東盛帝國雖然沒有這麼說,但是他們卻真真實實這麼做。目前南西天外已經被三大九州士族佔領,東盛軍隊就是他們的馬前卒,為他們開疆擴土,如果不是一年多以前凌源城戰敗,估計九州士族門閥的勢力會繼續延伸到子夜寧,甚至是五風城。
這雖然只是洛爾的猜測,但卻解釋了為什麼東盛軍隊會扔下這麼多九州民潰逃。這對於妖族人而言是個麻煩,但是也是一個機遇。
這些九州民在九州沒有地位,也沒有土地,所以對待他們,只要能施以小恩小惠,就能讓他們欣然加入妖族,鞏固妖族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