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參與作戰的部隊全都集結完畢,並開始出發,向一百多公里外的五風城據點趕去。
參與突襲的部隊人數在一百人左右,以獸首族為先鋒,獸耳族為主力,配合先遣隊的參與,對五風城各大據點發起突襲。
其實按道理來說,像這種有將軍把守,且還有一百多號人的據點,妖族人想要拿下,至少人數得超過守軍才行。
但現實情況卻是妖族根本拿不出那麼多的人,所以只能進行實力相等的進攻。不過慶幸的是,他們得到了先遣隊的幫助,這使得他們具備了成功的可能性。
先遣隊員的目標很明確,就是將軍,只要解決了將軍,那一百多軍士根本不值一提。
事實上如果東盛帝國沒有將軍,那光靠他們的軍士是很難戰勝獸首族的,這些傢伙一個個身強力壯,都是天生的鬥士,和將軍尚且能打得有來有回,遑論那些普通軍士了。
作為反攻前的序幕,這次行動,妖族軍隊也帶上了被改良過的火槍。
雖然目前凌源城急缺礦物,但是他們也在源源不斷地從墜落的赫蘭達姆號上取下金屬殘骸進行熔鍊鍛造,所以最起碼打仗需要的金屬還是能供應得上的。
可別小看了這些金屬殘骸,這是高峰人重工業的產物,比起地球的金屬質量肯定要差一些,但無論如何都要比妖族人自己鍛造的金屬要好。
用這種金屬殘骸熔鍊製成的火槍,其強度比妖族現役的火槍高出了一大截,可以承受更高的膛壓,而且氣密性也要好得多,這也是妖族敢於反攻的主要信心基礎之一。
每一支參與突襲的小隊大致會配備二十多人左右的火槍手,主要裝備是經過改良後的燧發槍,是在火繩槍的基礎上更換了擊發裝置,勉強湊數的武器。
當然這也是無奈之舉,畢竟妖族軍隊裝備了這麼多火繩槍,改造現有的武器可要比重新鍛造要容易得多,成本也要划算得多。
不然真的讓妖族軍隊全面換裝燧發槍,以凌源城的產能,估計一兩年都沒辦法向東盛帝國發起反攻。
根據突襲部隊的任務需求,先遣隊給他們制定了一套戰術配置。具體有點類似於鴛鴦陣。
一百多人的部隊大致可以分為十多個小隊,其中獸首族先鋒作為對抗將軍的主力,一般被單獨分為一組。
餘下的獸耳族士兵則每十人一組,其中刀盾兵五名,負責在前面組成楔形陣型,舉盾保護後方的戰友,並攻擊可能接近的敵人。
在刀盾兵身後,是三名長矛兵,負責攻擊中距離的敵人,可以算作是整個陣型的主力輸出。
最後面是兩名火槍兵,負責攻擊遠處的敵人,火槍的動能是要比弓弩高得多的,所以一般的護盾根本沒法抵擋子彈的射擊,更別提東陸軍隊根本就不會刻印防禦符紋在盾牌上。
這樣一套陣型完美覆蓋了近中遠三個距離的敵人,敵人如是主動進攻,就會被刀盾兵攔住,在被刀盾兵攻擊的同時也會面臨長矛兵的戳刺。
如果敵人選擇對射,那他們就會遭到後方的火槍兵射擊。十米到二十米這個距離上,火槍的精度不見得就比弓弩差,而且威力更大。
需要說明的是,因為資源匱乏,所以妖族軍隊的覆甲率其實並不高,大多士兵裝備的基本上都是皮甲,甚至只有一套厚一些的衣服,只有一些高階的軍官才會裝備金屬製盔甲,而且還可能是在戰場上繳獲來的敵軍盔甲。
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配合顯得尤為重要,因為他們的敵人,東盛帝國的軍隊,覆甲率是很高的,基本上能保證普通軍士每人一套甲。
在冷兵器的戰爭中,覆甲率非常關鍵,兩支全員覆甲的軍隊從早打到晚,傷亡率可能只有百分之幾,就是因為盔甲能擋下非常多的致命傷害。
至於先遣隊,同樣單獨一組,配合獸首族先鋒伺機攻擊敵方的將軍。而且因為妖族人沒有內丹,所以只要他們打得準,基本上是不會誤傷的。
因為和東盛統帥達成了一致,所以參與突襲的妖族軍隊直接就在五風城十公里左右的位置安營紮寨,作為襲擊發起的前沿基地,而無需擔心會遭到東盛軍隊的大軍圍剿。
對於玄而言,只要能解決掉更多的將軍,他有一萬種理由堅守不出,坐等各個據點相繼淪陷,這也是妖族軍隊敢於發起突襲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