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凱距離葉小開的距離並不遠,這時也是冷哼一聲:“不就是一道家常菜,有必要誇上天嗎?”
這些東西,在電視臺後期剪輯的時候,是不可能被觀眾聽到的,而且因為要公佈比賽結果的原因,鯨魚tv也中斷了直播,所以,張凱的這句話,只是被剩下的這八十位選手給聽到了。
“搞什麼搞,你有本事你也做一道讓劉一凡佩服的菜啊,就知道瞎嗶嗶。”
“剛才滿嘴噴糞的傢伙是誰?”
“張凱。”人群裡也是有人認識張凱的。
“哦,他就是張凱啊,菜做的倒是不錯,就是這人品差了一些。”
……
葉小開也沒有去理會張凱的這話,依舊安靜地站在原地,聽著臺上劉一凡的點評。
“這是一道極其簡單的西紅柿炒雞蛋,但卻顛覆了我對我們天朝菜餚的認知,看來並不是華麗的外表,才是我們天朝美食的精髓,有時候,一道簡單的菜餚,都能彰顯出天朝美食幾千年來的文化沉澱。”
“當然,吳炳辛的那道口水雞,也不錯,用的湯料非常講究,恰到好處的與雞肉融合,最大限度地儲存雞的可溶性蛋白,增加了雞肉的鮮美程度,又具備其特有的香型和滋味,也屬於比較不錯的選手。”
“至於張凱做的那道芋兒雞,口味鮮香麻辣,雞肉質地細嫩,芋兒粑糯回甜,也屬於不錯的菜餚,只是與葉小開與吳炳辛相比,少了那麼一點意思。”
主持人見劉一凡點評完畢,非常適時地接了上來:“感謝劉一凡大師對第一輪比賽的點評,接下來大家先回住所,好好休息,準備明天的團體賽,祝大家明天好運。”
眾人做鳥獸散,有關係較好的,也是結伴一起去坐車,其餘那些也在主辦方工作人員的安排下,上了大巴車。
只是這車卻沒有朝京都大酒店開,而是開向了郊區。
看著車窗外的景緻越來越淒涼,高樓大廈越來越少,車上的選手也開始鼓譟了起來。
“這是帶我們去哪裡啊?”
“不去京都大酒店嗎?”
“師傅,是不是開錯路了?”
“誰知道這是要去哪裡啊?”
……
一連串的疑問,在大巴車裡打著轉,可是也沒有一個人出來跟大家解釋。
葉小開倒是對這事情並不是太在意,他覺得,既然是比賽,那肯定會有一些突的事情,管他呢,只要照著官方的安排走就行。
終於,三輛大巴車在一個小山村裡停了下來。
一下車,整車的人都傻眼了,這地方還真的有些與眾不同。
“這是到哪裡了啊?”
主持人豆子的車最後一個到達小山村,下車後的他,身後跟著一串攝製組的人。
“歡迎大家來到本次廚神大賽第二輪的比賽場地,瓜凹村。”
“瓜凹村位於帝都最北面,毗鄰大青山,由於交通的不便利,使得瓜凹村的經濟收入不高,很多年輕人都走出村,去城市打工,而剩下一些老弱病殘的農戶居住在村裡。”
“而我們第二輪的比賽,就是由將所有比賽選手分成四組,每一組負責製作三桌菜餚,要求四冷盤,十二道熱菜,兩點心,用來招待這些老弱病殘的人員,最後由評委為每組打分,獲得分數最高的一組全組晉級,而剩下的三組,分數最低的那組將淘汰八人,其餘兩組各淘汰六人,總計淘汰二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