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珪放心,我受陛下知遇之恩,豈可投敵?我必以死相報!至於麾下的將士們,已經沒有了鬥志,就由他們去吧。”
趙雲和徐庶率大軍到了之後,白馬營和幷州狼騎也隨後趕來,範疆和張達自然不會再縮到營中,三路大軍一圍攻,魏軍兩營兵士只是抵抗了片刻之後,便相繼投降。
崔琰和滿寵的親兵倒是進行了激烈的反抗,但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最後幾百人都戰死,滿寵和崔琰自刎。
徐庶感念二人的忠貞品格,將其葬於黃河邊上,然後率領大軍向官渡逼近。
官渡,魏軍大營。
帥帳之中,大魏皇帝曹操將眾將聚集在一起。
益州老將嚴顏,益州大將孟達,鄧賢,西涼大將梁興,以及曹真,曹休和曹彰。官渡是首先打起來的,因此兗州軍團其他國的將領都還在,也算是對大魏最大的支援了。
眾人等了一會兒,曹操和劉曄才從內帳中出來,曹操緩緩地坐到帥案前。
“參見陛下!”眾人一齊行禮。
“眾卿……免禮平身……”曹操說話都顯得非常吃力了,因為今天又得到了幾條壞訊息。
白馬兵敗,諸葛亮還算處理得當,在四萬漢軍的圍追堵截下,只是損失了兩營兵馬。不過滿寵和崔琰可沒有那麼好的運氣,兵敗自刎,這兩人可是他的肱股之臣呀!但是對曹操打擊最大的還是濮陽傳來的訊息,戲志才積勞成疾,病死於府中。
曹操接到這個訊息之後,流下了兩行熱淚,好一會兒,才說了一句話:“志才一去,大魏折柱!”
“眾將士,官渡會戰已經半年有餘,如今我盟軍全面戰敗,但是我們是五國聯盟,我們還沒有到山窮水盡的地步,現在我們要設法撤軍。”曹操強打精神,說出了這一番話,“嚴將軍,關於撤軍,你可有什麼方法?”
“陛下,末將以為,如今要撤軍,必須做周密的安排,漢軍有七萬兵馬,若是我們稍有疏忽,就有可能導致撤軍變成潰敗。”嚴顏是兗州軍的統領,對於撤軍,他自然有自己的想法。
“嚴將軍言之有理,還請細說。”
“陛下,我們有六萬大軍應該向兩個方向撤,一是濮陽,二是廣陵。撤往濮陽的兵力應該多,而撤往廣陵的兵力應該少!”
“這是為何?”曹操有些疑惑。
曹操與劉曄其實就如今撤軍的問題,已經商議了很多次,兩個方向撤軍也是他們商議好的,不過撤往濮陽的只是一路疑兵,最多兩營一萬兩千人,而真正的大軍是要朝廣陵撤。嚴顏的話卻正好與他們的意見相反。
“陛下,可否告訴末將,此次撤軍,真正的意圖是撤往何處?”嚴顏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
“這……”曹操有些猶豫。
大帳中一片安靜,本來這些事,是軍事機密,如果曹操不說,其他人是不能問的,當然別人也不會去問。不過現在形式危急,嚴顏又是兗州軍團的統領,他麾下也有三萬兵馬,所以他不得不問。
“我們的目標是撤往廣陵。”曹操思考之後,還是說了出來。
眾人聽後,臉上的表情各異,有人恍然大悟,有人依舊平靜,也有人非常驚奇。
嚴顏的表情很平靜,其實他早就想到了。官渡會戰,許多時候,他都是作為局外人看待的,真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因此許多問題他看得比較清。
“陛下,漢軍的各路兵馬都向官渡逼近,因此只要我們的大軍撤到哪裡,漢軍大軍便會追到哪裡,因此末將以為,應該將漢軍引向濮陽,這樣我們才有機會撤往廣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