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江夏城中,搭起了一個高高的點將臺,諸葛瑾,甘寧,蔣琬,黃射四人站在高臺之上。黃射身著孝服,其他三人頭上也都綁著白布。
昨天在城外,給江夏太守黃祖做了衣冠冢,今天在江夏城中進行大點兵。
高臺之下,是一萬大軍,個個頭上裹著白靈。
他們一是為江夏太守黃祖掛孝,二是為被江東兵屠殺的江夏兵士和武昌城中的百姓掛孝。
江夏共有十幾個縣城,江東兵在武昌屠城之後,除了還駐守著大軍的夏口和漢陽外,其餘城中的百姓在地方官員的指揮下,已經開始向這三個城,以及南郡逃跑。當然也有一些百姓經過漢壽去了荊南四郡,因為新漢治下的百姓生活一直很好,新漢強大,也沒有其他國家敢於去侵犯。
武昌城中的江東兵,最近也沒有什麼動作。鋪天蓋地而來的討伐檄文,讓江東兵的將領,無論是老將韓當蔣欽,還是小將淩統丁奉,都將自己的行為深思了一番,也都後悔不已。當時陛下中箭身亡,讓他們一下子失去了理智,將黃祖所帶的水軍全部殺死,這些,他們自己可以接受。
可是後來,將武昌城中的江夏降兵殺死,還屠了城,這的確不是他們想做的。可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現在靜下心來想一想,似乎有一隻大手在推動著他們。這大手是誰,就是軍師司馬懿!但是他們的確沒有阻止麾下兵士,因此也不能全怪司馬懿。
所以當司馬懿要求進攻夏口時,江東的這些將領都不同意。一是他們現在的兵士,只有五千多人了。江夏兵在求生無望時與他們拼了命,群龍無首的兩萬兵士,給他們造成了很大傷亡。二是他們如今都成了眾矢之的,就連整個吳國都因為他們的行為受到了大漢各州文士的聲討。
前兩天,淩操率領兩萬陸軍到了武昌,可是他並不聽司馬懿的命令。司馬懿氣得大發雷霆,以大軍軍師的身份,要治淩操的罪,其他將領便進行威脅,司馬懿只好作罷。
可是江東不出兵,並不代表打不起來,這一次江夏要出兵了,而且還是在張旗鼓地出兵。
“江夏的勇士們,我們南漢皇帝駕崩之後,吳國皇帝孫堅,公然出兵,要奪我江夏。太守大人不願讓吳國將戰火燒到我江夏,不願百姓受到吳國兵士的欺淩,故而率大軍去武昌,要將吳國強盜拒之門外。三江口一戰,太守大人戰死,可也殺死了暴君孫堅。但是我們江夏五萬兵士,被江東兵士屠殺,武昌城中五萬百姓,也被江東兵士殘忍地屠殺了!”甘寧在高臺之上聲嘶力竭地說。
“為太守大人報仇,為武昌城中的百姓報仇!”諸葛瑾抽出了腰間配劍,高呼一聲。
“為太守大人報仇,為武昌城中百姓報仇!”臺下一萬兵士齊聲呼喊,聲震寰宇。
等山呼海嘯般的聲音結束之後,甘寧在高臺上下令,“大軍出發!”
江夏城中的大軍,浩浩蕩蕩地出了城,水軍上了戰船,陸軍沿江而行,準備殺向武昌。
正在這時,有兵士來報,蜀漢丞相諸葛亮來了,要見甘寧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