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是誰?在新漢的名將之中,他根本就排不到前幾位。大將軍太史慈,驃騎大將軍趙雲,還有黃忠,關羽,徐晃,張遼等等。魏延只是去年憑運氣偷渡景谷小道,拿下武都陰平。要知道,當時那裡並沒有駐軍啊!
可是現在,五天之內,便産生了一個天下名將,魏延魏文長。
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裡之外,這才是真正的名將!
這時,眾人突然發現,武都大戰的時間是四月初五,而那不正是新漢雄武皇帝丁偉班師回京的日子嗎?
“原來如此!”眾人恍然大悟,新漢皇帝之所以要將回京的聲勢造的如此大,原來是為了把天下人的目光都吸引都這兒來,然後再向武都陰平大運兵,讓魏延去施展計謀。
這哪裡是什麼沉迷於酒色呀!哪裡是什麼得意忘形,驕傲自滿呀!這分明就是計謀!
這才是真正的明主,而且英明的讓人感到有些可怕。
天下人在震驚,議論的時候,丁偉也是高興異常。在濮陽曹操的皇宮中,他大宴群臣,與郭嘉,關羽,張飛等人開懷暢飲,這一次是真的高興。
五天以來,丁偉表面上是遊遊蕩蕩,沉迷酒色,可實際上,他的心無時無刻不在西涼。
今天在濮陽大宴群臣之後,丁偉到了晚上依然很興奮,當夜深人靜時,又與郭嘉一起在地圖前探討天下大勢。
“主公真是慧眼如矩,文長這一仗打得太漂亮了!”郭嘉雖然被稱作鬼才,可是他也不得不佩服魏延在武都打的這場大仗。同時,對丁偉敢於大膽起用魏延的氣度,也是由衷地折服。不要說別人,就是自己,對於當初讓魏延作主帥,他也是頗有微辭的。在郭嘉當時看來,黃忠或是太史慈都是很好的人選。他們二人都身經百戰,有勇有謀,皆為當世之名將。可是陛下丁偉堅持要用魏延,理由是魏延是一個帥才,你給他多大的信任,他便有多大的計謀。這一仗之後,不要說郭嘉,就是全天下之人,都不會再懷疑魏延之才了。
“哈……”丁偉聽了郭嘉的話,發出了爽朗的笑聲,同時心中産生了無限滿足感,“像文長這樣的年輕人,缺的不是計謀,而是機會!”
“機會?”郭嘉細細品味。
“對,機會!”丁偉藉著酒興,決定給郭嘉上一課,“正所謂黃河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其實各國都有許多年輕才俊,他們之所以沒有表現出來,就是因為缺少機會。老將雖有經驗,可是他們總有一天會無法上戰場,而到了那個時候,就會突然發現無人可用。比如吳國,程普黃蓋韓當等人一直是主將,周瑜,魯肅經常為帥,他們難道沒有青年才俊嗎?有,比如在去年的整個大戰中,我們從各地的情報中就發現了幾位,像丁奉,淩統,董襲,陳武等小將,表現也很突出,還有荊州的霍峻和李嚴,益州的王平等,可是沒有單獨領軍的機會,他們永遠成不了名將!”
“陛下的遠見,屬下萬不及也!”郭嘉聽後,再次對丁偉佩服地五體投地,不但對自己的將領瞭解至深,對敵方的將領也在關注,這才是真正的知已知彼呀!
“統一天下,任重而道遠,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可是朕很有信心!就算十年二十年之後,依然是三足鼎立之勢,我們這些人都老了,可是我們新漢還有文向,子明,伯言,文長,吳國和蜀國,在諸葛亮,周瑜,魯肅等人之後,還有誰啊?”
“陛下深謀遠慮,一定可以一統天下!”聽了丁偉的雄心壯志,郭嘉也感覺渾身是勁。“陛下說的三足鼎立,莫不是要向荊州動手了?”
“哈……”丁偉聽了郭嘉的話,兩人相視一笑。
其實丁偉只是隨口一說,因為後世的人,經學會說到三足鼎立,可是郭嘉已經敏銳地想到,如今荊州面臨著巨大的危機,正是趁機出兵,混水摸魚的好機會呀!
“真是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奉孝呀!”丁偉睡意全無,馬上拿過幾封有關荊州的情報,和郭嘉研究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