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長安城中,一片腥風血雨,天牢中已經人滿為患了,幾乎每天都要拉出去一匹斬首示眾。
開始是董卓的家人,共殺了三百多口。然後是牛輔和李儒的家人,也有三百多口。
最後凡是與董卓能扯上一點關系的人都抓。比如,哪個官員曾被董卓誇了一句,有人舉報,馬上抓起來。哪個官員曾宴請過董卓,有人作證,馬上抓起來。哪個官員曾將女兒送給董卓,有人揭發,馬上抓起來。
而抓起來的這些人,經過廷尉府的審訊,全都招供,自己曾是董卓的黨羽。其實眾人心裡都明白,廷尉府的一百零八套酷刑,沒有人熬得過兩三套。只要進去了,招也得招,不招也得招。
一時之間,長安城中,人人自危。好友轉眼之間反目,骨肉成為行路。
凡舉報者,均可得到賞賜,而那些所謂董卓的黨羽,則立刻被抄家,滿門問斬。
有兩個人,原本是鄰居,兩家和睦相處。後來兩家孩子因為小事發生了一些沖突。一家的孩子的父親馬上去舉報另一家孩子的父親曾是董卓的黨羽。而這家孩子的父親聽到之後,也立刻追進了廷尉府。竟然一刀將那人殺死,然後大聲喊著,“我不是董卓黨羽,我冤枉。”隨後一刀抹了脖子。
看著倒在地上的兩個人,廷尉有些坐不住了,便將此事報告給了黃琬,楊彪等大臣,這些大臣一齊前去王允府中,王允才勉強同意追查董卓黨羽的事情暫時停止。
王允權傾朝野,不可一世,但好景不長,突然傳來訊息,董卓餘孽李傕,郭汜率領四萬大軍,從潼關殺奔長安而來!
潼關距離長安,咫尺之遙,現在想逃都來不及。彷彿晴天一個霹靂,讓王允一下子失了方寸,於是趕緊召集眾臣上朝,商議對策。
大殿之上,小皇帝劉協剛過了幾天舒心的日子,聽到這個訊息之後,又提心吊膽起來。
“眾卿,該當如何呀?”劉協用無比驚恐的聲音問。
此時朝中的重臣,比以前已經少了很多,就是當初在王允壽宴時盟誓過的這些人,多了一個劉備而少了荀爽和荀攸。
荀爽自從王允大肆搜捕董卓黨羽開始的時候,便毅然辭去了司空之職,離開了長安城。而劉備三兄弟最近受到皇上的寵幸,因為當初的狩獵之事被有心之人重新提了起來,一致的說法是,劉備三兄弟,準備當場刺殺董卓,怎奈當時皇帝離董卓太近,怕讓皇帝有所傷害,投鼠忌器,因而才冒著被殺頭的危險,中止了刺殺。
而多虧劉備才思敏捷,急中生智,將此事巧妙掩蓋過去,將董卓玩弄於股掌之間。
劉備三兄弟的才名,忠心和勇武,一時之間,傳遍長安城的大街小巷。皇帝劉協非常高興,皇叔劉備,已是左將軍之職,典韋和許褚還是白身,於是馬上封為忠勇將軍和忠義將軍。
對於劉備三兄弟來說,真可謂魚躍龍門,一夜之間,山雞變成了鳳凰。
“陛下,可傳奮威將軍呂布,速速回守長安。”黃琬首先說。
眾人聽了黃琬的話,一起看向了王允。最近這段時間,王允做了許多過分之事,真有些天怒人怨。可是當這些昔日好友去勸說時,他總拿一句話做擋箭牌,“我有奮威將軍,何懼董賊乎?”王允覺得,呂布就好比是他的女婿,是他最忠實的護身符。
“王司徒,呂將軍何在?”小皇帝劉協問王允。
“陛下,老臣已派人前去郿鄔,讓呂布率大軍即刻回京勤王。”此時王允說話已經沒有前幾天的底氣了,人也顯得蒼老了許多。
“即刻回京,到底何時能回來?”劉協有些生氣,“是等到李郭二賊將長安攻破才回來嗎?”
劉協雖然是個傀儡皇帝,但也在皇帝的寶座上坐了好幾年,這一發怒起來,王霸之氣外露,讓王允不由自主打了個冷戰,連忙跪倒在地。
“陛下,老臣有罪呀!”王允響頭碰地,彷彿搗蒜一般,“老臣有負陛下的信任和重託。”
“眾卿,如今已到生死存亡之際,誰還有良策?”劉協沒有理會王允,最近這段時間,有許多大臣都對劉協說過王允的一些不是,起初劉協以為言過其實,但後來說的人多了,他也有了自己的想法,畢竟已經十五六歲了,對王允也有一些不滿。不過誅殺董卓,王允居功甚偉,小皇帝劉協也就不計較這些了。可如今出了這事,他對王允有些氣憤的同時,也感覺有些失望。
“陛下,城中現有兵士近萬人,臣與左將軍三兄弟分守一座城門,十日之內,可保城門不破。”討逆將軍崔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