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出動了三千人同時挖掘,速度很快,郭嘉從袁軍營寨旁邊堆積的土就可以看出地道已經快到城下了。顏良和文醜各帶著三千兵士,列陣在地道的旁邊,防止城中突然沖出兵士來破壞。
“你等先在城頭駐守,待我思得破敵之策,再作商議。”郭嘉對其他三人說。
“諾!”
郭嘉回到房間之後,從床下拿出一個大箱子,開啟,裡面是滿滿的一卷一卷的竹簡。他自從跟隨丁偉行軍打仗之後,就一直帶著這一箱書。
他細心地拿起一卷卷竹簡,又小心地放下,最後拿到一個之後,慢慢地展開,細心觀看。
這是一卷春秋戰國時期墨家的典籍。
這些典籍的原著,是非常難懂的,郭嘉一直看了整整兩個時辰,緊皺的眉頭才慢慢舒展開。他放下竹簡,將箱子推回原處,匆匆出了門。
第二天,只見北海城中,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個陶缸倒扣在地面上,每個陶缸的旁邊,各有五名兵士,他們在不停地將耳朵貼在陶缸上,然後向郭嘉彙報。
城中的兵士、百姓、甚至官員都不明白郭嘉在做什麼,但是卻沒有人去打擾,因為這兩天大家都知道,城外袁軍在挖掘地道,而郭嘉這樣做,肯定是對付袁軍地道的。
又過了一天,大家發現,有的陶缸被搬走了,而在放陶缸的地方,兵士們開始往下挖,很快,便挖了一個個方圓兩丈,深約一丈的坑,一隊隊兵士,手拿刀槍弓箭,和一些引火之物,守在大坑旁邊。武安國和牽招也下了城樓,騎馬在大坑旁邊巡查。
“將軍,這兒有動靜!”一名兵士匆匆跑來向武安國稟報。
武安國趕緊打馬過去,果然,那個坑裡傳來了“咚、咚”的挖掘聲,而且聲音越來越大。片刻之後,只聽“呼隆”一聲,一片塵土飛濺而起,然後從坑裡鑽出了十幾名兵士。
“挖通了!”一名兵士大喊一聲。
“通了……”其他的兵士還沒來得急興奮起來,一個個都臉色大變,因為他們看到了一支支搭在弦上的箭。
“放箭!”武安國一聲令下,坑裡的那十幾名兵士無處躲藏,一個個都成了刺蝟。
“點火!”手持引火之物的兵士,紛紛點起了火把,然後扔入坑中,濃煙和火焰被地道吸了進去,裡面立刻傳來一陣號叫聲。
接下來,同樣的事情不斷地在北海城中上演,眾人都大呼痛快的同時,也對這位年輕的都督佩服不已。
“主公,我們掘地攻城的計劃失敗了,三千坑道兵幾乎全部被燒死或者燻死。”袁紹大營中,許攸提心掉膽地給袁紹彙報。
“什麼?失敗了?”袁紹有些不相信,如此好的計謀,那也算是堂堂正正的陽謀呀,識破了能怎樣,無法破解呀!如何會失敗?“到底是怎麼回事?”
許攸將過程大體上講了一遍。
“唉……”袁紹嘆了口氣,“郭嘉真鬼才也……”
“主公,讓我帶兵攻城吧!”顏良早就對許攸的計謀不贊同,在他看來,現在就要堂堂正正地攻城,其他的方法,不起作用。
“顏將軍,我軍只有兩萬,而守城的北海軍有一萬,如何能攻下呢?”逢紀問。
“這……”顏良答不上來了,攻城戰他不陌生,當初攻打廣宗、汜水關、虎牢關他都參與過。攻城一方的傷亡,一般是守城一方的兩到三倍。止前的情況,若是強攻,恐怕拼光了也不一定能攻破呀。
“主公,若要攻城,必須等到敵軍計程車氣低落之時。如今我軍剛剛受挫,的確不宜攻城。”許攸自然是站在逢紀的一邊,“可令顏將軍和文將軍輪番去挑戰,敵軍必不敢出城鬥將,便讓兵士天天到城下罵陣,如此以來,不出十天,敵軍兵士士氣必然低落,而敵軍將領內心煩躁,兵士和將士之間將會互不信任。我軍氣勢正盛,此時再攻城,必然事半功倍!”
“嗯……”袁紹沉思片刻,“好,就依子遠之法,子義,你和子勤前去討敵罵陣!”
“諾!”顏良和文醜領命下去。
如此幾天之後,北海城中兵士士氣果然低落,高順還沉得住氣,武安國與牽招已經請戰多次。習武之人,戰死疆場,馬革裹屍,都是毫不猶豫,可是這樣窩在城裡挨罵,他們可受不了。
郭嘉也是一籌莫展。
“奉孝,莫如請雲長來……”孔融突然對郭嘉說。
“對呀!”郭嘉恍然大悟,“我怎麼把幽州赤虎給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