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又派來兩員小將,分別是太史慈的兒子太史亨和趙雲的兒子趙統,兩人都是十九歲,血氣方剛,英武不凡。對於他們兩個,魏延也很滿意。
接到丁偉的命令後,魏延馬上擂鼓聚將。
很快,張虎,太史亨,趙統和幾個千夫長進了大帳。
“諸位,皇帝陛下禦駕親徵,在官渡與魏國正在大戰,我們坐在這兒,卻是看客,想必大家的手都癢癢了吧!”魏延看了看有些無精打採的眾將,慢條斯禮地說。
“將軍,莫非我們要出戰了?”張虎聽了魏延的話,突然雙眼放心,急切地問道。
“將軍,若要出戰,我打頭陣!”太史亨也急忙說。
三人之中,趙統性格最為沉穩,雖然沒有急著請戰,但是雙眼中的火熱一點都不比他們倆低。
要知道,他們三人的父親,可都是新漢名將,身經百戰,而且在他們這個年齡的時候,早已經縱馬馳騁沙場了。可是他們,除了張虎隨父親在淮南打過一仗外,太史亨和趙統還沒上過戰場。而比他們僅大四五歲的賈穆,沮鵠等人,如今已經重任在肩了。
“不錯,皇帝陛下傳來軍令,讓我們出奇兵,偷襲陰平和武都!”
“將軍,請給我五千兵馬,我願拿下陰平!”張虎馬上請戰。
“將軍,我願帶領五千兵馬拿下武都!”太史亨也不示弱。
“將軍,我願助他們二人拿下武都和陰平!”趙統也忍不住請戰。
“眾將莫急,奇襲陰平和武都,大家都不會閑著!”魏延笑著說。
“將軍何不早說,讓我空著急一場!”太史亨搔了搔頭說。
“哈……”眾人都笑了起來。
“如今蜀漢大軍都集結在劍閣一帶,陰平和武都只有三千郡兵和一名校尉鎮守,我們突然襲擊,要攻下這兩處非常容易,但是,要守住,則很艱苦!”魏延看了看眾人,說。
眾將聽了魏延的話,都變得非常嚴肅。
“陰平和武都是聯系益州和西涼的橋梁,對於他們兩家來說,都非常重要。因此在五國結盟之前,都有重兵把守。自從五國結盟之後,益州便將大軍調往了劍閣,預防我漢中大軍,而這裡便顯得不重要了。
“可是我們要是突然將這兩處佔領,蜀漢和西涼便會不顧一切地進行反撲,因此我們一定要堅守住。
“現在我命令,陽平關三萬大軍全部出征。本將軍帶領一萬兵馬突襲武都,趙統,張虎,太史亨率領兩萬兵馬,以趙統為主將,張虎,太史亨為副將,攻打陰平。”
“諾!”
“全軍進入備戰狀態,三天之後,大軍開拔!”
“諾!”
魏延之所以要留三天的準備時間,因為他要向黃忠稟報,陽平關不能沒有人鎮守,而且突襲成功之後,還要從漢中調兵和運糧。如今的漢中兵力雄厚,經過五年有計劃地擴軍,已經有十二萬大軍了。
將來攻打益州,武都和陰平是一個非常重要和地方,魏延有一個長遠的計劃,那就是把它們和漢中連成一體,讓它像一把尖刀一樣,直達蜀國和西涼國的心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