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子午谷,是秦嶺連線西南的大道中最險峻的一條。
在春秋戰國時期,秦嶺去往西南及周邊地區的道路主要有六條,從西到東依次為:陳倉道、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庫穀道、武關道。
秦嶺地區山高谷深,盡管這六條大道全都地勢險要,但在漢代以前的戰爭中,它們仍然許多次或被攻破,或被偷渡。但在這其中,子午谷裡的子午道,卻是這六條古道中,唯一一座多次被人謀劃偷渡、卻從來沒有成功過的險峻要塞。
所以,古人曾發出了"秦嶺六道,子午為王"的感嘆。
不過如今,儻駱道、庫穀道、武關道皆已徹底被廢了,只剩下陳倉道、褒斜道和子午穀道。
子午谷是從長安起,然後穿秦嶺到達漢中。它開闢於秦代,在默默無聞了百年之後,首次登上戰爭舞臺的時間是在秦末,當時正是"劉項相爭"的時期,劉邦被迫前往漢中就任漢王,正是從子午谷透過,道路的艱難激發了漢軍士兵對抗項羽的決心,最終,他們殺回了關中,奪取了天下。
到了東漢時期,漢中太守王升專著《石門頌》,贊揚子午道對漢軍士兵士氣的激發:"高祖受命,道由子午,興於漢中……"
現在的子午谷中,正行走著一支軍隊,他們也打著漢軍旗號,統兵的將領正是張飛和魏延。
子午谷的艱險程度,比斜谷要大得多,因為這裡已經有四百多年沒有走過軍隊,只有一些採藥的農民和獵戶還在繼續走。
張飛所率的兵士是鐵血營,這些都從屍山血海中爬出來的精兵,本來是騎兵,但自從進入谷中之後,也都成了步兵,戰馬則負責馱東西。
漢高祖劉邦能夠走過子午谷,最終殺回關中,擊敗項羽,一統天下。那麼此次,洛陽王的大軍難道就過不了子午谷嗎?呂布不是自稱天下無敵嗎?高祖能擊敗項羽,那麼主公洛陽王就一定能擊敗呂布。這樣的信念,激勵著張飛和魏延,也激勵著每一個漢軍兵士。
終於,張飛和魏延在谷中走了有一個月時間,在付出了近五百兵士和一千餘匹戰馬的代價之後,到了子午谷南口。
可是,兩人還沒有興奮起來,馬上有一個不好的訊息傳來,南口的駱谷處駐紮著五千兵馬,統兵將領是呂布麾下的宋憲和魏續。
“張將軍,讓我帶一千兵馬前去探察一下,然後再做定奪。”魏延對張飛說。
“文長要多加小心,切不可貿然進攻。”
“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