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劉良對天下十大謀士做了排名之後,引來許多人的不滿,大家議論紛紛,都發表自己的看法,並自圓其說。對此,劉良也並沒有爭論,這些顯然都是劉良早已料到的。
“劉先生,你所說的都是事實,但是先生似乎忽略了一點。”突然一個二十歲左右的青年,文氣中透著英武,他突然說道。
青年一說話,眾人都住了嘴,靜靜地看著他,彷彿都很詫異,因為他的確有些太年輕,當然,是相比於仙風道骨一般的劉良來說,是太年輕了。
“這位公子,你說老夫忽略了什麼?”劉良沒有生氣,面色和藹可親。
“忽略了南北的差異。”少年說。
“南北差異?”劉良想了想,似乎有些不理解,“還請公子真說。”
“劉先生,有一句話叫‘橘生淮南則為橘,生在淮北則為枳’,不光這橘有水土不服,這人也有水土不服,而人有水土不服,這軍隊就一定有水土不服,那麼這天下謀士自然就有水土不服了!”
聽了這位少年的話,大廳中幾乎所有的人都議論起來,而上面的劉良也皺起了眉頭。
丁偉馬上明白了這位少年的意思,這北方的軍隊到了南方,舍棄戰馬,駕起戰船,自然是水土不服了,而這樣打仗的勝算就要低很多。曹操的八十萬大軍南下,在赤壁,被孫劉聯軍幾萬人擊敗,轉瞬間灰飛煙滅,全軍覆沒。而他麾下,當時也有賈詡,荀攸,程昱等眾多智謀之士。
想到這裡,丁偉抬頭看了一下那位少年,而正巧那位少年也在望丁偉,丁偉隨即給了他一個贊許的目光。
“那這位公子的意思是南北要分開?”劉良說。
“當然要分開,若是到了南方水戰,這排名第三的謀士,當是諸葛瑾,他如今駐守在江夏,若是北軍到了江夏,這北方的謀士,定然不是他的對手。”
“諸葛瑾排第三,誰排第二呢?”劉良還沒有開口,一名文士急切的問道。
“周瑜周公瑾!”青年也品了一口茶,“剛才劉先生說了,周公瑾助孫文臺平定了江東六郡八十一縣,那只是了陸上作戰,而他真正厲害是水戰。”
“南方水戰誰可為第一?”劉良問道。
“魯肅魯子敬!”青年微笑著說,“他如今駐守在柴桑,和諸葛瑾對峙。”
這裡的人大多數是北方人,不太熟悉水戰,對於這位青年的說法,非常不認可,但是卻又找不到反駁的話語。
丁偉卻是對此深信不疑,同時心中也産生了憂慮。當年曹操那麼大的實力,都未能平定南方,自己與曹操當年又是何等相似呀!
“這位公子說的有理,老夫的確是忽略了南北的差異,多謝指教。”劉良倒也是非常直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