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真定之戰,終於落下了幃幕,袁紹帶著兩千兵士,逃到黃河邊上,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最後拔劍自刎,馬延戰死,許攸歸降。
顏良的三千兵馬,幾乎都死於攻城之中,最後只剩二百親兵,太史慈殺出城外,與顏良大戰五十多個回合,將顏良斬於陣前。
呂威璜被陳到陣斬,三千兵士基本死於城頭。
安平國和趙國,戰火也逐漸熄滅。
袁尚和呂翔呂曠八千大軍,被臧霸擊潰,最後只帶著數百兵馬,逃去了袞州,被崔琰俘虜,押解去了濮陽,交給皇帝劉協處置。
趙國的郡城被董昭攻破,袁譚,袁熙死於亂軍之中,審配在城破之時自刎,為袁氏盡了忠。辛氏兄弟歸降,丁偉任命辛評為常山太守,任辛毗為冀州別駕,董昭任冀州刺史。
麴義的五千大戟士,與張飛的鐵血營以及張遼的大軍整整大戰了三天,由於麴義的大軍佔據著地利上的優勢,因此鐵血營和張遼的大軍都損失慘重。當然,麴義的大戟士也死傷大半,己不足兩千人。
張遼本來準備傾全力對麴義發起最後一攻,丁偉命令傳來,停止攻殺,袁紹己死,袁氏徹底覆滅,讓許攸來勸降麴義。
麴義一個人坐在帥帳中,鎧甲上沾滿了鮮血,雙眼通紅,茫然地望著帳外,久久不說一句話。
他自十五歲起,便在西涼從軍,與羌族作戰,因其作戰勇猛,被提為軍司馬。他當時覺得自己憑藉著一身武藝,滿腹韜略,一定可以成為大漢名將。可後來,與他的頂頭上司發生沖突,被迫離開軍隊。黃巾起義爆發後再次應徵入伍,屢立戰功。可惜朝廷昏暗腐敗,世胄子弟紛紛上高位,英雄豪傑永無出頭之日。
就在萬念俱灰之時,袁逢慧眼識珠,收他為家將,後跟隨袁紹,徵戰青、冀、幽三州,創出河北一柱之威名。
可以說,麴義如今成為大漢之名將,全憑袁家的賞識,對主公袁紹的知遇之恩,他立誓要用一生去回報。
可如今戰局糜爛,洛陽王丁偉出奇兵,突襲常山,大軍糧草被斷,主公袁紹孤注一擲,率大軍攻打真定,想要力挽狂瀾。他在此地,以五千大戟士,阻擋張遼的數萬大軍已經三日,他明白,今天將是最後一天,麾下不足兩千兵士,且個個帶傷,根本擋不住張遼的大軍,他所能做的,就只有戰至最後的一兵一卒,然後馬革裹屍。只能希望主公能夠在這幾天攻克真定,擒住洛陽王,扭轉局勢。
不過說句心裡話,麴義對主公袁紹有些地方還是不滿的。比如,對郭圖逢紀的寵信。麴義認為,這兩人沒有什麼才能,只會阿諛奉承,挑撥事非,嫉賢妒能。正是因為他們,田豐才被疏遠,麴義覺得,田豐之所以要用詐降之計,不惜身死名敗,就是為了證明自己對袁紹是忠誠的。最後事實也證明瞭,郭圖和逢紀才是真正的奸佞。可是,這一切都晚了。
“稟報將軍,許軍師求見。”一名兵士在帳外說。
“什麼……軍師回來了,快請!”麴義對許攸還是尊敬的,一聽說許攸回來了,心中一陣高興。
“將軍,別來無恙啊!”許攸進來後,向麴義行了一禮。
“什麼別來無恙,軍師要是晚來一天,恐怕就只能為我收屍了。”麴義苦笑了一下,然後急切地問道,“主公現在在哪兒,情況如何了?”
“將軍……”說起袁紹,許攸也覺得眼睛一酸,他從小就與袁紹是好朋友,雖然現在為主臣,可是那份兒時的友情還在呀。
“到底如何了,你快說呀!”麴義一看許攸的表情,知道情況不妙,心裡更著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