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郡吳王府中的議事大廳中,吳王孫堅,坐在正上方,文武各跪坐在兩旁,文臣一邊,張昭為首,武將一邊,周瑜為首,吳王的兩個兒子,孫策和孫權也分列兩邊。
楊弘身襲一領儒士青衣,邁著穩健的步伐,走入吳王議事大廳,來到正堂前六七尺的地方,向吳王孫堅躬身行了一禮,“見過吳王。”
作為上國使者,楊弘自然不會給孫堅行大禮。
“楊尚書免禮,看座!”孫堅用手向旁邊一指。
楊弘也不客氣,來到左邊的小案桌旁,跪坐下來。
看著楊弘坐定,並沒有急於說話,孫堅望了望文臣首位的張昭,張昭馬上會意,向楊弘拱了拱手,問道。
“如今壽已到危急存亡之秋,楊尚書不在城中,為主分憂,為何還要遠赴豫章?”
“子布先生,此言差矣。”楊弘微笑著向張昭行了一禮,“曹軍兵臨壽春城下不假,可要是說到危急存亡之秋,卻是言過其實。壽春城高牆固,精兵五萬,糧草充足,又有紀靈,張勳兩位將軍鎮守,曹操就是攻打數年,也未必拿得下。”
“既然如此,那楊尚書,來此何意呀?”張肱接過了楊弘的話。
“與吳王結盟,請江東兵進入淮南,共抗曹操。”
“哈……”楊弘的話剛一說完,大廳中幾乎所有人都笑了起來,如此自相矛盾的話,怎能不引人發笑?然而周瑜卻一直沉著臉,並沒有笑。
“想不到一個仲氏王朝的尚書令,說話竟然如此前矛後盾,著實令人不解呀!”秦松笑完之後,還不忘譏諷。
“我曾聽聞江東多才俊,吾王麾下更是人才濟濟,今日一見,卻是著實讓人失望呀!”面對眾人的譏笑,楊弘面不改色,斷然反擊,但是他的這些話,卻一下子激怒了江東眾人。
“楊尚書,莫要在此呈口舌之能!”顧雍冷聲說道,“如今仲氏王朝已岌岌可危,派你前來,請我主出兵,你卻如此大言不慚。若是我主不發兵,你們還能支撐幾天?”
“吳王,陛下派我來,是和吳王結盟,共抗曹軍,並非請吳王援助。”楊弘沒有理會其他人,站起身來,向孫堅行了一禮,“若是吳王願意結盟,可派兵駐守下蔡,抵擋夏侯淵,若是吳王不願結盟,夏侯淵攻破下蔡,拿下定風津,這時,他到底會去攻打廬江,還會去圍攻壽春,我想眾位都清楚吧。”
楊弘說完這番話之後,大廳中眾人都開始沉思。
“楊尚書請暫回驛館,關於結盟之事,三天之後我定有答複。”孫堅覺得他應該商量一番了,故而先打發楊弘離開。
“那好,我就靜等吳王佳音了。”楊弘又施一禮,轉身離開。
“公瑾,你覺得如何?”在大的戰略方面,孫堅知道,他麾下所有人,都不及周瑜和魯肅,魯肅如今駐守在柴桑,防備著荊州劉表,因此這個問題只有問周瑜。
“主公,我覺得應該與袁術結盟。”周瑜起身,向孫堅行了一禮,又向張昭等眾人也行了一禮,“曹操兵臨壽春之後,並未攻打,一是壽春城池堅固,兵精糧足,一年半載恐很難攻破。二是他在等夏侯淵攻破下蔡。下蔡若是攻破,那夏侯淵一定會西進廬江郡。到那時,整個準南除了壽春,便都會被曹操佔領,合肥就失去了屏障,這對我們非常不利,因此我們當出兵下蔡,擊敗夏侯淵。”
“可是公瑾你想過沒有?曹操若是退出淮南,下蔡便孤懸在外,離江東甚遠,隨時都有可能被袁術吞沒,到那時,我們豈不沒有任何收獲,反倒是折損了許多兵士,浪費了許多錢糧。”
“子布先生說的不錯,這也正是袁術的如意算盤。”周瑜笑了笑,“但是,曹操會退兵嗎?曹軍若是不退,袁術又豈敢對我下蔡之軍動刀兵呢?更何況,下蔡可是西接豫州,北望兗州,東臨徐州的戰略要地呀!”
“好,公瑾之言,甚合我意!我便與袁術結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