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的問題解決之後,蒯良便著手解決上庸。
“軍師,不知找末將來有何事?”襄陽城蒯良的府中,兩個年輕的小將,一身戎裝,顯得英武不凡,跪在堂下。
坐在上方的蒯良,仔細的打量了一下二人,眼中微微流露出了滿意之色。
“李嚴!”
“末將在!”
“霍峻!”
“末將在!”
“站起回話!”
“諾!”兩人同時起身,站立在兩旁。
“有一項重要任務,我欲交於你們二人,只是此項任務頗為艱巨,不知你二人有無信心?”
兩人一聽蒯良的話,心中一陣火熱。他們兩個現在只是一名小小的軍司馬,按理說根本入不了軍師蒯良的法眼,被軍師單獨召見非常意外,如今又聽有重要任務,怎能不激動?
李嚴和霍峻平時都很自負,原以為憑著自己的能力,一定可以建功立業,可是從軍之後才發現,一切並非那樣。軍司馬之職,還是王威將軍在以前蔡瑁軍師那裡多次請求才給的。
“請軍師放心,我等即使粉身碎骨,也一定完成任務!”兩人互相望了望,齊聲說。
“好,我給你們二人五千兵馬,翻越荊山,突襲上庸!”
“突襲上庸?”兩人都吃了一驚。
“怎麼,不敢接嗎?”蒯良故意問。
“我等接令,一定完成!”上庸的重要性,他們二人都清楚,這樣的任務交給他們,足以說明軍師對他們是何等的信任呀!
“好!”蒯良拿出一支令箭交給他們二人,“上庸其實那裡最早的時候是三個郡,房陵郡,西城郡和上庸郡。不過都很小,每郡只有三縣,一共是九個縣,現在成了一個郡。太守叫申耽,他還有一個兄弟叫申儀。此二人武勇異常,稍有謀略。申家是當地的世家,也是豪強。還有,此時的荊山之上,冰雪未化,行軍困難,你們要有所準備。至於怎麼打,完全由你們二人決定。打下之後,迅速佈置防守,估計用不了多久,益州兵必然會從巴郡而來。”
“多謝軍師指點,我們二人定不辱使命!”李嚴堅定地說。
“好!”蒯良點了點頭,“立刻點兵出發!”
“諾!”
看著二人離開的背影,蒯良露出了會心的笑容,“王威說的沒錯,果然是良將啊!”
原來李嚴和霍俊,正是王威極力推薦給蒯良的。
當王威得知魏延投靠了丁偉之後,心中是一陣失落。魏延之才,王威甚是佩服,不但武藝高強,而且很有謀略,乃文武雙全之人。如今亂世,正是用人之時,但卻沒想到,他們荊州竟然容不下一個魏延,讓這樣一員良將遠走他處。
而後來,他聽說,魏延到了南陽之後,深得呂蒙器重,丁驃騎更是直接封其為將軍,這讓他感觸頗多,同時也不斷深深的自責。
如果當初他能堅決一些,不像蔡瑁退讓,為魏延辯解,那魏延就有可能不離開,自己麾下就多一員良將。
丁偉識人之名天下皆知,於行伍之中提拔徐晃,荒野之中收得黃忠,臨危受命於呂蒙,凡事種種,均可以看出,的確慧眼如炬。今直接提拔魏延為將軍,魏延日後的成就必不會低。
但後悔已經沒有用,王威決定,以後若是發現良才,一定要重用。
荊州之地,果然人傑地靈,多出俊才。不久之後,他便發現了兩位,即李嚴和霍峻。
發現之後,王威異常高興,他便直接將二人提拔為軍司馬,為此不惜和軍師蔡瑁大吵一場。
好在不久之後,主公劉表逐漸削了蔡瑁的兵權,讓蒯良做了軍師。蒯良很少幹涉王威的事,讓王威頓覺處理軍務,得心應手。
正好,蒯良擔心益州兵會攻打上庸,而上庸的申耽申儀兄弟又如牆頭草,只要益州劉璋許以利益,那他一定會將上庸獻出。所以蒯良決定要出奇兵,先下手為強,奪取上庸,徹底解決後顧之憂。於是王威就將李嚴和霍峻舉薦給了蒯良。